醫生點評:端午喝雄黃酒容易引發中毒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1-05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艾蒿、香包、雄黃酒被稱為“端午三友”。按照傳統習俗,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要插艾草、掛香包、喝雄黃酒……近日,武漢中醫專家和記者談起端午傳統習俗時稱,“端午三友”確能防病避瘟。

  端午也有古代“衛生節”之稱。古人稱農曆5月為“毒月”,五月初五則被稱為“毒日”,這是因為農曆五月天氣漸熱,空氣中的濕熱、溫毒之氣鬱蒸,易滋生蚊蟲,各種病原微生物也大量繁殖。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全民族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美好節日。

  雄黃酒:改喝為擦

  俗話說“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副教授曾良駒表示,喝雄黃酒不僅達不到驅邪、解毒的目的,反而會中毒。雄 黃內含砷、汞等有毒物質,遇熱極易分解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髒造成傷害。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重者導致中樞神經係 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甚至會致人死亡。

  曾良駒提醒說,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盡快送醫院救治,如一時難以到醫院,可采用催吐排毒的方法:盡量多喝開水,然後刺激喉部探吐。另外,將燒焦的饅頭研細吃下,可吸附毒物;綠豆100克、生甘草3克,一並煎濃汁頻服,也有助於解毒。

  “與其喝雄黃酒來解毒,還不如直接將其外塗在毒蟲叮咬和長包長癤、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曾良駒介紹說,在沒有碘酒和紅藥水消毒的 年代裏,用白酒浸雄黃,再泡上幾塊白礬,待酒揮發幹了,便成了雄黃礬。將這種雄黃礬用水打濕後塗抹在被蚊蟲叮咬的皮膚上,可起到“消毒解癢”的作用。他透 露,配製雄黃酒的方法極為簡單。將雄黃研成細粉,加入白酒或是酒精,用筷子調勻就能直接塗抹在患處。“由於塗抹量很少,一般不會出現中毒反應。但最好別給 小孩子用。”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