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感冒需區分風寒和風熱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5-04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春季感冒需區分風寒和風熱-大眾養生網

 

春季氣溫多變,忽冷忽熱,非常容易感冒。雖然都是感冒,但感冒的原因卻不同,有的是風寒感冒有的是風熱感冒。中醫講究辯症施治,在治療前必須要明確到底是哪種感冒。即便有時可以異病同治,但是在告知患者預防護理時,也必須明確區分。下麵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風寒和風熱。

 

感冒都是由於天氣變化突然、感受風寒之邪所致,很多患者都有怕冷、發熱、鼻塞流涕、頭痛、周身骨節疼痛、有汗或無汗、咳嗽咯痰等症狀,最好辨明體質後通過飲食、中藥等方式調理治愈。

 

風寒感冒之發熱 源於寒氣“裹”在外。最近門診裏感冒發熱的患者陡增,而一些患者在服用西藥之後,發熱還是會反複,這是因為這個階段引起的感冒發熱比較特殊——氣候變化比較快,忽冷忽熱,導致風寒侵襲人體,通俗地講,就是身體外的寒氣像一層厚厚的殼裹住了體內的陽氣,導致身體裏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因此臨床上常常見到患者發熱的情況。如果外感的寒邪沒有及時得到解除,即使短時間用西藥降溫,還是會有反複內熱的症狀。針對這種情況,散寒才是治本的方法,麻黃湯和桂枝湯在臨床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散寒也要分清楚情況才能對證,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感冒初期食療 要分清“寒”和“熱”

 

感冒診治需要分體質而看,首先要分清“寒”和“熱”:一種感冒屬於風寒型感冒,典型表現是怕冷、鼻塞流清涕、咽喉癢、咳嗽稀白痰、伴有頭痛、全身關節疼痛,因為身體受了寒邪,需要服用相應的中藥來祛風散寒,也可以通過一些日常的飲食來輔助治療。比如在風寒感冒早期症狀出現時,醫生建議在家可以煮服“生薑紅糖水”,熱服微出汗,即可幫助祛風散寒。

 

假如伴有喉嚨紅腫疼痛、咳嗽黃稠痰、發熱、微惡風寒、鼻塞流黃稠涕的朋友,就不適合此方了。因為這是另一類型的感冒,屬於風熱型感冒。在症狀出現的初期,可以用白蘿卜切片煮水,加適量白糖趁熱喝;或者用桑葉、菊花、薄荷、甘草各10克,開水衝泡後,當茶水飲。咳嗽黃痰比較多的,可以煮“川貝雪梨水”來治療,此糖水可清肺止咳化痰。

 

然而要想有效、快速地治愈感冒,還是要靠中藥調服

 

風寒感冒變化多 根據病情用準藥有些患者感冒發熱,表現出來的症狀是怕冷,加多衣服都不能緩解這種怕冷的感覺,無汗、頭疼、周身疼痛,可通過服用麻黃湯這一經典方來發汗散寒,其中包括麻黃、桂枝、北杏仁、炙甘草四味中藥。麻黃散寒能力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這個方子不能久服,一般吃藥後有汗出,發熱就會消退、頭痛、骨節疼痛減輕,就不必再服用了。因為體表的寒氣已經散除,繼續服用會傷及身體。這就是中醫所講的“中病即止、過猶不及”。

 

而有些患者感冒發熱時,不僅怕冷,還會伴有出汗,鼻子不太清透,甚至會伴有幹嘔等症狀,這就不能用“麻黃湯”來治療了,而需要用“桂枝湯”。桂枝湯由桂枝、白芍、生薑、炙甘草、大棗組成,吃了桂枝湯後,最好喝點兒熱的白稀粥,蓋上被子,微微地發一身汗效果更好。

 

“二八月”的天氣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初春氣候,忽冷忽熱,乍暖還寒,導致很多人感冒生病。小編提醒朋友們對待感冒應該分清風寒和風熱。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