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性酸中毒的特點是體內CO2蓄積及pH下降。主要原因是肺的換氣功能降低;見於呼吸道梗阻、肺炎、肺不張、胸腹部手術、創傷等。治療的根本方法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肺換氣功能。
1.呼吸性酸中毒合並代謝性酸中毒 表現為PaCO2,明顯升高以及HCO3-顯著下降。由於二者比值明顯上升導致嚴重酸中毒。常見原因如下:
在心髒驟停、嚴重肺水腫時最典型。水楊酸中毒加上鎮靜劑過度使用以及原有肺部疾病基礎上發生敗血症或腎功能衰竭時也可出現。
心髒驟停或急性肺水腫時肺部無法排出CO2,使CO2大量積聚體內,產生呼吸性酸中毒。循環障礙時組織無法灌注,缺氧導致大量乳酸產生,形成代謝性酸中毒。由於通氣紊亂以及中樞病變,PaCO2值不能下降,因此pH值可以明顯降低。治療應立即進行心肺複蘇,恢複呼吸道通暢,在通氣未通暢前不能過量輸注NaHCO3,原因如前所述。另外,NaHCO3注射後引起的高滲血症以及促使K+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等種種改變,都可加劇病變的危險性。
2.水楊酸中毒大多見於年長及患關節酸痛者,可產生慢性酸中毒。當因疼痛而加用鎮靜劑或強止痛劑時,可以對中樞產生抑製造成代謝性酸中毒加呼吸性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病一般可以通過血細胞比容的增加,總攜氧量增加,氧合血紅蛋白解離曲線右移等,而代償性使組織供氧正常。當合並嚴重貧血,例如突發性消化道出血、血壓過低、心律失常等,可以發生組織缺氧,乳酸產生增加,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加呼吸性酸中毒。如果合並腎功能減退、感染等,則代謝紊亂情況更為嚴重,加重酸中毒的程度。
3.呼吸性酸中毒合並代謝性堿中毒 這也是臨床上較常見的一種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類型,可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合並嘔吐;慢性肺源性心髒病出現心力衰竭時,使用排鉀性利尿劑治療等情況。此時血pH值的變動取決於酸中毒與堿中毒的強弱,如程度適當,則相互抵消,pH值不變;如一方較強,則pH值略升高或降低;PaCO2與血漿HCO3-濃度明顯升高,且兩者的變化程度均超出彼此代償所應達到的範圍。
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並高鉀血症所引起的心室纖顫,可用5%碳酸氫鈉60~100ml,在5~10min內靜脈內滴入,使K+向細胞內轉移。
呼吸性酸中毒的症狀主要由以下幾種:
⒈呼吸困難,換氣不足,乏力,氣促,發紺,頭痛,胸悶。
⒉血壓下降,有時突然發生心室纖顫。
⒊譫妄,木僵,昏迷。
呼吸性酸中毒的預防措施:
1、防治原發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最常見的原因,臨床上應積極抗感染、解痙、祛痰等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應迅速去除引起通氣障礙的原因
2、盡快改善通氣功能,保持呼吸道暢通,以利於CO2的排出必要時可做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和使用人工呼吸機改善通氣
3、適當供氧不宜單純給高濃度氧,因其對改善呼吸性酸中毒幫助不大,反而可使呼吸中樞受抑製,通氣進一步下降而加重CO2瀦留和引起CO2麻*醉
4、堿性藥物的使用應特別謹慎 對嚴重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必須保證足夠通氣的情況下才能應用碳酸氫鈉,因為NaHCO3與H+起緩衝作用後可產生H2CO3,使PaCO2進一步增高,反而加重呼吸性酸中毒的危害
1.血氣分析檢測。
2.電解質鈉、鉀、鈣、氯、鎂檢測。
3.肝、腎功能檢查。
4.根據病情、臨床症狀選做心電圖、B超、X線檢查等。
呼吸性酸中毒沒有很特別的飲食餐單的。
但是飲食方麵主要注意下麵這些:
(1)熱能不高,蛋白質質量好,數量足,動物脂肪少,無機鹽、微量元 素和維生素很充足。 具體地說要有多量的牛奶,適量的雞鴨、魚、瘦肉、少量 的蛋、 肝、粗糧、雜糧,大量水果、蔬菜,常用一些硬果類如花生、核桃、蓮 心、瓜子和菌藻類如紫菜、海帶、香菇、木耳。
(2)食物要柔軟,易消化,色香味好,能引起食欲。
(3) 一日4~5餐,有規律,避免過饑過飽。有適宜的進食環境,不能 自行進餐者有人協助。
(4)適宜的方便食品供單身老年食用,療效食品供有慢性病的老年食用, 強化食品補充一般膳食內易缺乏的營養素。
1.積極防治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的原發病。
2.改善肺泡通氣,排出過多的CO2。根據情況可行氣管切開,人工呼吸,解除支氣管痙攣,祛痰,給氧等措施,給氧時氧濃度不能太高,以免抑製呼吸。人工呼吸要適度,因為呼吸性酸中毒時NaHCO3/H2CO3中H2CO3原發性升高,NaH2CO3呈代償性繼發性升高。如果通氣過度則血漿Pco2迅速下降,而NaHCO3仍在高水平,則病人轉化為細胞外液堿中毒,腦脊液的情況也如此。可以引起低鉀血症、血漿Ca++下降、中樞神經係統細胞外液堿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3.一般不給堿性藥物,除非pH下降甚劇,因碳酸氫鈉的應用隻能暫時減輕酸血症,不宜長時間應用。酸中毒嚴重時如病人昏迷、心律失常,可給THAM治療以中和過高的[H+]。NaHCO3溶液亦可使用,不過必須保證在有充分的肺泡通氣的條件下才可作用。因為給NaHCO3糾正呼吸性酸中毒體液中過高的[H+],能生成CO2,如不能充分排出,會使CO2深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