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炭疽杆菌屬需氧芽孢杆菌,革蘭染色陽性,在人和動物體內有莢膜形成,有較強的致病性。在一般培養基上生長良好。一般消毒劑,加熱75℃數分鍾可殺滅。在體外有氧環境中形成芽孢,有很強的抵抗力。在土壤中能長期生存。煮沸30~50min或強氧化劑(如漂白粉、高錳酸鉀)24h可殺滅。對碘較敏感。
炭疽杆菌有4種抗原:①莢膜抗原:可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與致病力有關;②菌體抗原:有種的特異性,耐熱;③保護性蛋白抗原:是炭疽毒素的組成部分,有很強的免疫原性,注射動物可產生免疫力;④芽孢子抗原:有免疫原性及血清學診斷價值。炭疽毒素有3種成分,水腫因子、致死因子和保護性抗原,單獨注射不表現毒性,混合注射有致死性。莢膜及毒素是炭疽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
炭疽杆菌侵入人體後,借其莢膜的保護,在局部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毒素,使組織水腫,壞死和出血性浸潤,形成原發性皮膚炭疽或肺炭疽。
二、發病機製
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致病菌經淋巴管或血循環擴散,形成敗血症和繼發性各型炭疽。炭疽毒素損傷微血管內膜,可引起彌漫性出血,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和感染性休克。宿主對內髒炭疽感染因缺乏免疫應答,病變迅速進展,常可致死。肺炭疽為出血性小葉性肺炎,支氣管、縱隔淋巴結腫大,並有出血性浸潤、胸膜、心包常受累,可有壞死出血性縱隔炎。
1、並發敗血型炭疽:多繼發於肺炭疽或腸炭疽。可伴高熱、頭痛、出血、嘔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2、並發炭疽性腦膜炎: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抽搐、昏迷,有明顯腦膜刺激症。
3、若不及時搶救,常在急性症狀出現24~48h因呼吸衰竭、循環衰竭而死亡。若不及時搶救,常在急性症狀出現24~48h因呼吸衰竭、循環衰竭而死亡。
潛伏期一般為1~5天,臨床上表現為皮膚炭疽,肺炭疽,腸炭疽,中樞神經係統炭疽和敗血型炭疽。
1、皮膚炭疽:此型最多見,多發生於麵,頸,肩,手,腳等裸露部分,在感染處出現痛性丘疹,形成小泡,周圍組織硬腫,第3~4天中心區出血壞死,周圍有成群小泡,水腫區繼續擴大,第5~7天形成潰瘍,血性分泌物結成黑色幹痂,成為炭疽癰,1~5cm,周圍水腫區5~20cm,不等,不痛稍癢,不化膿,可有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少數病例局部無黑痂形成而迅速發展為惡性水腫,全身毒血症狀明顯。
2、肺炭疽:多為原發性,也可繼發於皮膚炭疽,初期為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低熱,幹咳,肌痛,數天後病情急驟加重,表現為高熱,寒戰,呼吸急促,喘鳴,發紺,咯血樣痰,大汗和心率增速,頸,胸部可有皮下水腫,肺部可聞及散在的細濕囉音和撚發音,可有大量胸腔積液,體征與病情嚴重度不成正比,X線除顯示肺炎外,胸腔積液,典型表現為縱隔增寬,患者病情大多危重,常並發敗血症和感染性休克,也可繼發腦膜炎,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抽搐,昏迷,有明顯腦膜刺激症,血性腦脊液可檢出炭疽杆菌。
嚴格管理傳染源,病人和病畜都應隔離治療,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應消毒病人屍體須火化,畜屍須焚燒皮毛收購應加強檢查,染菌皮毛應消毒以殺死病菌和芽孢加強勞動防護對從事畜牧業收購、加工的工作人員、獸醫務人員和疫區人群可用無毒活菌苗接種,保護期約1年
1、周圍血象: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可有類白血病反應。
2、病原學檢查:取患者的病灶性滲出物,痰液,分泌物,血及腦脊液等作塗片或培養,可發現病原菌,可作莢膜染色,特異性熒光抗體染色以進一步鑒定,上述檢材可培養或接種於豚鼠等動物的皮下組織分離炭疽杆菌。
3、血清學: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傳統阿斯可裏(Ascoli)沉澱試驗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高,間接免疫熒光法熒光抗體檢測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
4、X線表現:除顯示肺炎外,胸腔積液,典型表現為縱隔增寬。
肺炭疽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一、治療
1、病原治療:青黴素G為首選藥,尚未發現耐藥。皮膚炭疽,成人為160萬~400萬U/d,分次肌注,療程7~10天。對肺炭疽及並發腦膜炎敗血症者,青黴素增至1200萬~2400萬U/d靜脈滴注,並加用鏈黴素每天1~2g,分次肌注,或阿米卡星每天0.4~0.8g,療程2周以上。
2、抗炭疽血清治療:對重症者,除抗生素外,可同時應用抗炭疽血清靜脈注射,第1天100ml,第2,3天,各30~50ml,應用前必須先作皮試。
3、對症治療:靜脈補液,擴容。出血嚴重者適量輸血,有循環衰竭者,抗休克治療,皮膚惡性水腫者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控製局部水腫的發展及減輕毒血症有效,可用氫化可的鬆(100~200mg/d)或地塞米鬆(10~20mg/d)靜脈滴注,如水腫導致氣道阻塞須采用保持氣道通暢的措施。
二、預後
若不及時診斷和搶救,則常在急性症狀出現後28~48h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