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內分泌代謝科>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簡介

相關問答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是指原發於子宮內膜的惡性腫瘤,其絕大多數是腺癌。絕經後婦女卵巢功能衰退,最終衰竭;由於雌激素水平逐漸降低,免疫功能發生衰減,致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上升。

【詳情】

01絕經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與無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綜合征、功能性卵巢腫瘤、絕經後長期單一服用雌激素等,體內無孕酮對抗或孕酮不足,子宮內膜缺少周期性變化,而長期處於增生狀態有關。

  2、與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有關子宮內膜單純型增生過長,約有1%發展為子宮內膜癌;複雜型增生過長約有3%;而不典型增生過長約有29%發展為子宮內膜癌。

  3、體質因素內膜癌易發生在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者中,一般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症。未婚及不育也是內膜癌的高危因素。

  4、絕經延遲據有關報道,絕經年齡>52歲者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是絕經年齡

  5、遺傳因素有卵巢癌、腸癌或乳腺癌等家族史者,患內膜癌的可能性較無家族史者高。

  二、發病機製

  1、大體形態肉眼觀察子宮內膜癌可分2種類型:

  (1)彌漫型:子宮內膜大部或全部被癌組織侵犯,癌灶常呈菜花狀從內膜表層長出並突向宮腔內,充滿宮腔甚至脫出宮外。癌組織灰白或淡黃色,表麵有出血、壞死,有時形成潰瘍,當癌組織阻塞宮頸管時可致宮腔積膿。

  (2)局限型:癌灶局限於宮腔,多見於宮底部或宮角部,呈息肉或小菜花狀,表麵有潰瘍,易出血。局限型癌灶易侵犯肌層,有時病變雖小,但卻已浸潤深肌層。

  2、組織學形態子宮內膜癌有多種組織類型。根據癌組織結構表現及核的異型性程度,病理學可分3級,Ⅰ級(高分化);Ⅱ級(中度分化);Ⅲ級(低分化)。

  (1)子宮內膜樣腺癌:占80%~90%,內膜腺體高度異常增生,上皮複層,並形成篩孔狀結構。癌細胞異型明顯,核大、不規則、深染,核分裂活躍,分化差的腺癌腺體少,腺結構消失呈實性區域。

  (2)腺癌伴鱗狀上皮分化:腺癌組織中含有鱗狀上皮成分。若腺癌中含有良性的鱗狀上皮,稱為棘腺癌。若腺癌中含有惡性鱗狀上皮,稱為鱗腺癌。

  (3)透明細胞癌:癌細胞呈實性片狀、腺管狀或乳頭狀排列,癌細胞胞質豐富、透明,核異型居中,或由鞋釘狀細胞組成。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

  (4)漿液性腺癌:複雜的乳頭樣結構,裂隙樣腺體,核異型性較大。惡性程度很高,易廣泛累及肌層、脈管,或發生腹膜播散。

  (5)未分化癌:很少見。癌細胞既無腺體分化,又無鱗狀上皮分化傾向。

  3、轉移途徑多數子宮內膜癌生長緩慢,局限於內膜或子宮腔內時間較長。部分特殊病理類型的內膜癌,如漿液性乳頭狀腺癌、鱗腺癌、透明細胞癌和低分化癌可發展很快,短期內出現轉移。轉移途徑主要為直接蔓延、淋巴轉移,晚期可有血行轉移。

  (1)直接蔓延:病灶沿子宮內膜蔓延生長,向上可經宮角延至輸卵管;向下可累及宮頸管,並繼續蔓延至陰道。若癌組織向肌壁浸潤可至子宮漿膜層,延至輸卵管卵巢,並可廣泛種植於盆腔腹膜、子宮直腸陷窩及大網膜。

  (2)淋巴轉移:為內膜癌的主要轉移途徑。當癌腫浸潤至深肌層或擴散到宮頸管,或癌組織分化不良時,易發生淋巴轉移。其轉移途徑與癌灶生長部位有關。宮底部癌灶沿闊韌帶上部淋巴管網,經骨盆漏鬥韌帶至卵巢,向上至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宮角部癌灶沿圓韌帶至腹股溝淋巴結;子宮下段及宮頸管癌灶與宮頸癌淋巴轉移途徑相同,可至宮旁髂內、髂外、髂總淋巴結;子宮後壁癌灶可沿宮骶韌帶至直腸淋巴結;前壁癌灶可擴散至膀胱淋巴結。內膜癌也可經淋巴管逆行引流至陰道前壁。

  (3)血行轉移:晚期可經血行轉移至全身各器官,常見部位為肺、肝、骨。

02絕經後子宮內膜癌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多數子宮內膜癌生長緩慢,局限於內膜或子宮腔內時間較長。部分特殊病理類型的內膜癌,如漿液性乳頭狀腺癌、鱗腺癌、透明細胞癌和低分化癌可發展很快,短期內出現轉移。轉移途徑主要為直接蔓延、淋巴轉移,晚期可有血行轉移。晚期可經血行轉移至全身各器官,常見部位為肺、肝、骨。如發生腹腔轉移時可有腹部包塊、腹脹、腹水,晚期可引起貧血、消瘦、惡病質及全身衰竭。

03絕經後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典型症狀

  1、異常的子宮出血

  是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症狀,其發生率占88%~96%,絕經後出血表現為血性分泌物或不規則陰道流血,量不多,大出血少見,絕經前期常誤診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間期出血。

  2、陰道排液

  多為瘤體滲出或繼發感染的結果,可為血性液體,漿液性分泌物或膿性分泌物,伴有惡臭,頸管堵塞時,可以引起宮腔積膿,陰道異常分泌物增多常與子宮出血同時出現。

  3、疼痛

  多為晚期癌腫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而引起下腹痛,腰痛,並可放射至腿部,當宮腔積膿時,也可出現下腹痙攣性疼痛。

4、其他

  晚期患者常出現貧血,消瘦,惡病質。

  5、臨床分期

  采用國際婦產聯盟1971年製定的臨床分期,對手術治療者采用1988年製定的手術-病理分期。

04絕經後子宮內膜癌應該如何預防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應該如何預防:

  1、一般治療效果子宮內膜癌由於其發展緩慢,治療效果比較好,5年生存率一般為60%~75%

  2、複發問題Aalders分析379例複發性子宮內膜癌,局部複發者50%,遠處轉移者28%,局部及遠處轉移同時存在者21%自第1次治療至確定複發之平均時間,局部複發為14個月,轉移為19個月,治療後1年內複發者34%,3年內為76%,5年以上複發的10%,經治療後32%局部複發的、5%轉移的及2%局部及遠處轉移同時存在的在3~19年仍存活而無癌

  3、局部複發的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或手術加放療或化療,在29例治愈的病人中,24例采用放射治療或放射治療加手術,16例還用了孕激素藥物治療肺轉移用孕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平均存活時間較未用激素類藥物者長,前者為9個月,後者為2個月

  4、影響預後的因素與預後有關的因素很多,主要與臨床期別、淋巴轉移、子宮肌層侵犯深度、細胞分化、組織類型、病人年齡等因素有關

05絕經後子宮內膜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細胞學檢查

  1、有的作者報道,對患者進行宮頸管及陰道後穹窿塗片檢查約60%為陽性,若在絕經期或絕經後婦女宮頸或陰道塗片中發現良性子宮內膜細胞,則預示2%~6%的潛隱性內膜癌,因此應提高警惕,進一步檢查,但子宮內膜細胞平時不易脫落,一旦脫落又往往呈退行性變化,辨認困難,因此隻能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宮腔洗出液及吸出液的塗片檢查可提高陽性率,經驗豐富的細胞學家檢查內膜細胞的陽性率可達90%~95%,但陰性不能除外內膜癌,且無法進行細胞分級,最後還需要分段診刮。

  2、子宮內膜癌合並腹水者,Ⅰ期無肌層浸潤的有時也會在腹水中發現癌細胞,Marris報道3例內膜癌合並腹水,年齡為70多歲,無陰道出血,術前診斷為卵巢癌,內膜癌未侵入肌層,向宮腔凸出,此3例患者均為年老病人,其輸卵管極度萎縮,更利於逆流,Creasman也提及有8%無肌層浸潤之患者盆腔洗出液細胞陽性。

  二、子宮內膜檢查

  1、分段刮宮,這是診斷子宮內膜癌所必要的檢查,為了弄清病變是否累及頸管,刮宮時應分別從頸管和宮腔獲得組織,頸管深度應根據子宮大小及頸管長度進行估計,先刮頸管,再測宮腔深度,以便判定臨床期別,然後進行宮體及宮底部的刮宮,尤其注意刮取子宮雙角的內膜,要小心全麵地分段刮宮,刮出的內膜組織如為鬆脆的灰白色豆渣樣組織,則應考慮為癌組織,此時應停止再刮,以免子宮穿孔而造成瘤細胞,血液及細菌汙染腹腔,最後將刮出的組織分別送病理檢查,內膜組織學檢查為診斷的最後依據,其陽性率為90%。

  2、內膜活檢:可用於門診病人檢查,用Novak刮匙分別於宮腔四壁刮取內膜,陽性率為80%~90%,但陰性不能除外內膜癌,因有時所獲得的組織太少,不能滿足診斷要求,仍需分段刮宮。

 三、腫瘤標誌檢查

  1、CAl9-9:存在於多種消化道腺癌中,苗勒管衍生的子宮及輸卵管也合成CA19-9抗原,Scharl等報道,子宮內膜腺癌CAl9-957/70陽性,正常子宮內膜僅3/26陽性,故可成為子宮內膜癌的標誌物。

  2、測定癌細胞的DNA含量:New-bury的研究結果表明,DNA倍體與子宮內膜癌的組織分級有關,組織分級越高,DNA倍率越高,據Izumis報道,檢測子宮內膜癌68例,50%為非整倍體,細胞分化差的非整倍體占77.8%,高度分化的非整倍體隻占33.5%,DNA指數與腫瘤分化程度呈負相關的關係。

  3、IedaM的研究表明,DNA倍體與肌層浸潤及分期有關,深肌層浸潤及Ⅲ,Ⅳ期的DNA異倍體率分別高於無肌層浸潤及Ⅰ期者,DNA異倍體患者的生存率較二倍體者明顯為低,5年生存率分別為65.9%及87.6%,提示DNA倍體為一重要的影響預後的因素。

  4、子宮內膜癌細胞周期時相中SPF的變化:SPF是反映細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標,SPF與肌層浸潤及分期有關,隨肌層浸潤深度的增加及分期的提高,SPF明顯升高,Fribery等報道,SPF值越高,預後越差,死亡率越高,薛鳳霞等報道,SPF17%者為50.4%。

  5、血清CA125值測定:Duk的資料對11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測定血清CA125的結果發現:

  (1)CA125存在於所有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特別是腺癌內。

  (2)子宮內膜癌CA125升高的占25%,其發生率隨臨床期別遞增,Ⅰ期為13%,Ⅳ期為86%,Ⅰ,Ⅱ期有血管浸潤及宮體外擴展者升高,第Ⅰ,Ⅱ期發現CA125升高時,應注意重訂臨床期別。

  (3)CA125水平隨疾病的臨床過程而變化,腫瘤發展及複發之前CA125即升高,特別是腹腔內有腫瘤時。

  (4)Ⅰ,Ⅱ期患者在治療前若CA125升高,最後幾乎均死於內膜癌,因此,治療前測定CA125對估計預後有價值。

  (5)QVX1是一種高分子量黏液樣糖蛋白,XUFengji采用雙因子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了不同期別的子宮內膜癌患者45例血清中的OVX1水平,同時測定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正常人血清中OVX1值為(2.23±2.48)U/ml,2U/ml以下為界值,結果是4個期別的患者血清中OVX1大於7.2U/ml,OVX1的陽性率均比相應期別的CA125陽性率明顯高,並且,OVX1與早期子宮內膜癌的期別和組織分級有關,OVX1在IA,IB,IC患者血清中的陽性率依次升高,組織分級越差者,OVX1陽性率亦越高,OVX1在Ⅰ期子宮內膜癌中的陽性率為64%,其敏感度高於CA125,因為OVX1和CA125無交叉關係,故可聯合應用OVX1和CA125對子宮內膜癌進行檢測,所以作者認為,OVX1可作為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腫瘤標誌物,並且可聯合應用其他較敏感的標誌物對子宮內膜癌高危人群進行普查。

  四、宮腔鏡檢查

  1、通過宮腔鏡能直視宮腔內病灶的形態,位置及範圍,對病灶進行定位活檢或定位刮取組織,對發現較小的內膜癌很有意義,因此,宮腔鏡是早期診斷內膜癌的可靠方法,同時,宮腔鏡還能觀察宮頸管有無浸潤病灶。

  2、子宮內膜癌在宮腔鏡下觀察有如下形態:

  (1)息肉型,表麵為灰白色的粗糙不平的息肉樣突起組織,並有曲張血管。

  (2)結節型,表現為較大的粗糙突起,表麵有盤曲的血管。

  (3)乳頭型,明顯的結節狀突起呈樹枝狀,葡萄狀或絨團狀。

  (4)潰瘍型,凹陷表麵有化膿感染,汙濁,質脆。

06絕經後子宮內膜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食療:

 1、桃核枝雞蛋:鮮核桃核30厘米、雞蛋3個加水同煎,蛋熟後敲破殼再煮4小時。吃蛋1個/次,3次/日,連湯服。功能清熱解毒,抗癌。主治子宮內膜癌以及其他癌症。

 2、扁豆紅棗湯:白扁豆30克、紅棗10個加水500毫升煎湯,豆熟後加冰糖適量調味。飲湯吃豆、棗,早、晚各1次。主治脾虛型子宮內膜癌。

 3、豬肚燉扁豆:扁豆100克納入豬肚1個,燉熟透後切肚片。飲湯吃豆、肚片,1次/日。主治脾虛型子宮內膜癌。

 4、貓耳草煮雞蛋:貓耳草100克加水煎,入雞蛋3個(打破)煮熟。吃蛋喝湯。功能清熱解毒退熱,抗癌。主治子宮內膜早癌以及其他癌症。

 5、豬腰核桃:豬腰(豬腎)1對去自筋,杜仲30克切片後入豬腰,與核桃仁30克同入鍋,加水800毫升煮熟。然後去杜仲,豬腰切片再入湯,煮3分鍾至熟。飲湯食腰片、核桃仁,隔日1次。主治腎虛型子宮內膜癌。

6、黃藥酒:黃藥子300克浸於白酒1.5升中24小時,封瓶口,放水中加熱至60~70℃時停火,冷後再入冷水中浸泡7日。服100毫升/日。功能清熱解毒,消腫。主治熱毒變盛型子宮內膜

 7、菱肉湯:生菱肉30個(或菱莖葉及果柄45克)、核桃枝30克去雜質,加水適量,文火煮濃褐色湯。1劑/日,分2~3次服完。功能健胃安中。主治脾胃虛弱型子宮內膜癌;症見口淡,食欲差。

 8、黃芪膏:生黃芪120克、鮮茅根12克煎10餘沸,去渣,取汁300毫升,調入粉甘草6克、淮山藥10克同煎,煎時攪勿令藥物沉底,沸後入蜂蜜30毫升,再煮沸片刻。1劑/日,分3次服。功能健胃益氣,涼血止痛。主治子宮內膜癌;症見陰道出血伴脾虛;症見食欲不佳,疲倦乏力,出血色淡紅、量少、早療淋瀝不盡。

9、酸石榴汁:酸石榴半個帶皮搗汁,頓服。3次/日,連用3~5日療程,至出血止時停服。功能生津,收斂止血。主治子宮內膜癌;症見出血不止(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不宜用)。

10、鮮藕柏葉汁:鮮蓮藕250克、側柏葉60克搗汁,衝涼開水服。2~3次/日,連服7日。功能涼血止血。主治血熱型子宮內膜癌;症見出血量多、色赤等。

11、冬瓜子飲:冬瓜子30克搗爛,入冰糖30克,放碗中,衝入沸水300毫升,文火隔水燉熟。服1劑/日,7日/療程。主治濕毒型子宮內膜癌。

 12、田七藕蛋羹:田七(三七)粉5克、雞蛋1個調成糊。鮮蓮藕250克切碎,絞汁(約30毫升),加水30毫升,煮沸後入田七粉蛋糊,加鹽適量。服1次/日。主治瘀熱型子宮內膜癌。

 13、白果冬瓜子湯:白果10個、冬瓜子30克、蓮子肉15克、胡椒1.5克同入鍋,加水2升,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燉至白果、蓮子爛熟。分服,2~3次/日,1劑/日。功能健脾利濕,止帶。主治子宮內膜癌;症見帶下不止。

 14、羊泉棗湯:羊泉30克、紅棗10個加水煎服。1劑/日。功能清熱解毒。主治熱毒型子宮內膜癌。

15、豆腐蛋:豆腐鍋巴60克、豆腐皮1張、雞蛋1個加水煮熟,入白糖適量食。功能清熱利濕。主治子宮內膜癌;症見帶下不止。

16、阿膠杞子粥: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加水500毫升煮粥,熟後入阿膠20克使其溶化,再煮2~3分鍾。服1次/日,15日/療程。可長期服。主治子宮內膜癌術後貧血。

 17、苦瓜茶:鮮苦瓜1個上端切開,去瓤,入綠茶適量,瓜懸於通風處陰於。然後將陰幹的苦瓜外部洗淨、擦幹,連同茶葉切碎,混勻。10克/次,沸水衝泡,每日代茶飲。功能清熱解毒,解暑,生津止渴。主治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症見口幹、口渴。

07西醫治療絕經後子宮內膜癌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

  1、手術治療

  (1)Ⅰ期: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及雙側附件切除術,具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行選擇性盆腔淋巴結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和(或)清掃術:

  ①病理類型為透明細胞癌,漿液性癌,鱗形細胞癌,未分化癌,G2,G3子宮內膜樣腺癌。

  ②肌層浸潤深度≥1/2。

  ③癌累及宮腔50%以上或血清CA125有顯著升高。

  (2)Ⅱ期:行廣泛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

  手術進入腹腔後應先收集腹水或腹腔衝洗液做細胞學檢查,術中全麵探查,切除子宮附件後應立即剖視子宮,了解癌灶範圍,浸潤肌層深度,並送冰凍檢查,確定有無子宮外的病變存在,癌組織應常規行雌,孕激素受體檢測,作為術後選用輔助治療的依據。

  2、放射治療

  (1)術前放療:可縮小病灶,創造手術條件或消除隱匿的轉移病灶,Ⅱ,Ⅲ期病人,細胞分化不良,可在術前加用腔內照射或體外照射,腔內放療結束後,1~2周內手術,體外照射結束4周後進行手術。

  (2)術後放療:用於手術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可疑轉移癌區,術後加用放療,可補充手術範圍不足,減少術後複發,Ⅱ期病人腹水中找到癌細胞或深肌層已有癌浸潤,淋巴結已有轉移,術後均需加放療,60Co或直線加速器外照射。

  (3)單純放療:腺癌雖對放射線不敏感,但在老年或有嚴重合並症不能耐受手術者,以及Ⅲ,Ⅳ期病人不宜手術者,放療仍有一定效果。

  3、藥物治療

  (1)孕激素治療:多用於晚期或複發癌不能手術切除者,對分化好,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陽性的內膜癌效果較好,宜大劑量長期應用,醋酸甲地孕酮(甲地孕酮)160mg/d口服;己酸羥孕酮500mg,每周2次,肌注,孕激素作用於癌細胞與孕激素受體結合形成複合物進入癌細胞核,延緩DNA和RNA複製,抑製癌細胞生長,長期應用可有水鈉瀦留,水腫或藥物性肝炎等副作用,停藥後可恢複。

  (2)抗雌激素製劑治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為一種非甾體類抗雌激素製劑,並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用於治療內膜癌的適應證與孕激素治療相同,他莫昔芬(TAM)10~20mg,2次/d,口服,他莫昔芬(TAM)可提高孕激素受體水平,受體水平低者可先用他莫昔芬(TAM)使孕激素受體含量增加後再用孕激素治療或兩者同時應用,可望提高療效,副作用為類似圍絕經期綜合征表現,如潮熱,急躁等,少量陰道流血或閉經。

  (3)化療藥物治療:為晚期或複發癌綜合治療措施之一,亦用於術後複發高危因素者治療,以期減少盆腔外複發,常用化療藥物有多柔比星(阿黴素,ADM),順鉑(DDP),環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絲裂黴素(MMC),依托泊苷(VP-16)等,可單獨應用,或幾種藥物聯合應用,也可與孕激素合並應用。

  二、預後

  1、一般治療效果

  子宮內膜癌由於其發展緩慢,治療效果比較好,5年生存率一般為60%~75%。

  2、複發問題

  (1)Aalders分析379例複發性子宮內膜癌,局部複發者50%,遠處轉移者28%,局部及遠處轉移同時存在者21%,自第1次治療至確定複發之平均時間,局部複發為14個月,轉移為19個月,治療後1年內複發者34%,3年內為76%,5年以上複發的10%,經治療後32%局部複發的,5%轉移的及2%局部及遠處轉移同時存在的在3~19年仍存活而無癌。

  (2)局部複發的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或手術加放療或化療,在29例治愈的病人中,24例采用放射治療或放射治療加手術,16例還用了孕激素藥物治療,肺轉移用孕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平均存活時間較未用激素類藥物者長,前者為9個月,後者為2個月。

  3、影響預後的因素

  與預後有關的因素很多,主要與臨床期別,淋巴轉移,子宮肌層侵犯深度,細胞分化,組織類型,病人年齡等因素有關。

  (1)臨床期別:愈早期預後愈好,張惜陰對561例的分析,Ⅰ,Ⅱ,Ⅲ,Ⅳ期的5年存活率分別為74%,68%,36%及0%;Tiiti-nen分析881例子宮內膜腺癌總的5年存活率為82.1%,其中Ⅰa期為89.2%,Ⅰb期為82.9%,Ⅱ期為72.8%,Ⅳ期為0%。

  (2)淋巴轉移:有淋巴轉移者預後差,Berman的綜合資料見表3。

  (3)子宮肌層浸潤深度:Ⅰ期子宮內膜癌中,子宮肌層浸潤深度與淋巴轉移和預後有很密切的關係,淺表肌層浸潤癌的淋巴轉移率低,而深肌層浸潤者轉移率高,同時陰道穹窿複發及遠處轉移均增高,Co-hen報道,無肌層浸潤及淺肌層浸潤的5年存活率為80%~85%,深肌層浸潤者為60%,協和醫院的資料證明,無肌層浸潤者5年存活率為88.2%,淺肌層浸潤者為86.2%,深肌層浸潤者為47.3%。

  (4)細胞分化程度與預後的關係:極為密切,細胞低分化的癌,其肌層浸潤深度,淋巴轉移,宮頸轉移,陰道轉移及遠處轉移就高,預後也就差,分化低的腫瘤更有血循播散的可能,Tiitinen報道,Ⅰ期5年存活率按1,2,3級分別為80.7%,81%及50.5%,Ⅱ期1,2,3級分別為73.5%,59.1%和48.4%,顯然3級的預後比1,2級差。

  (5)組織類型:現今一致公認,腺棘癌與單純腺癌預後較好,而腺癌,乳頭狀漿液性腺癌預後差,陳毅南報道149例內膜癌,腺癌和腺棘癌5年存活率分別為75%及84.6%,而腺鱗癌隻有37.5%,透明細胞癌組織分化不良者居多,故預後不良,Ⅰ期患者5年存活率僅為42%。

  (6)年齡:年齡越大,預後越差,據國外報道,小於60歲的病人5年存活率為90%,而60歲以上者僅65%,原因可能是:①老年的腫瘤多為分化不良;②分化差的病例需要積極的治療,而老年常不易耐受。

  (7)甾體激素受體:Ehrlich報道,用DCC法測定性激素受體,發現孕激素受體比雌激素受體更有用,如孕激素受體陰性,Ⅰ期患者的複發率明顯高於孕激素受體陽性者,其比例為37.2%與7%,雌激素受體陰性者,其複發率為41.2%,陽性者12.7%,總的說,患者的生存率與孕激素受體含量有關,孕激素受體陽性者,其生存率明顯高於陰性者。

  (8)外源性雌激素與預後的關係:最近注意到,用過雌激素的子宮內膜癌病人的預後比未用過者好,Smith分析173例內膜癌,其中62例未用過雌激素,也無肥胖,糖尿病等,這類患者比用過雌激素的臨床期別較晚,細胞分化較差,死亡率較高,5年內死亡的共13例,未用過雌激素的死亡10例,而用過雌激素隻3例。

  (9)其他因素:如脈管內有癌栓,腹腔細胞學陽性者預後均較差。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