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血液內科> 菌血症

菌血症簡介

相關問答

  菌血症(bacteremia)是指外界的細菌經由體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進入血液係統後在人體血液內繁殖並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後果是很嚴重的。一般來說導尿管或者是體表的手術造口容易導致發生菌血症。出現菌血症的患者往往發生急性的多個器官的轉移性感染,並出現各種急性感染症狀一旦懷疑,應立即采血檢驗,一旦確診應立即針對感染菌治療爭分奪秒。病原菌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僅通過血流播散,隻是短暫地經血到體內有關部位再進行繁殖而致病。例如傷寒的早期。菌血症多是細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無中毒症狀,但血液中可查到細菌。主要發生在炎症的早期階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細胞可組成防線,以清除細菌。

  隱性菌血症:是發熱的幼小兒童血流中存在活的病原菌,而小兒無明顯感染灶,看上去一般情況良好,可以在門診處理的一種疾病。

【詳情】

01菌血症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感染的口腔組織的外科手術或常規的牙科操作,感染的下尿路插管,膿腫切開和引流和內置器的細菌生長,特別是靜脈注射和心內導管,導尿管和造口術內置器及導管均可引起短暫的菌血症。典型的革蘭氏陰性菌血症是間歇性和機會性的,雖然這種菌血症可能不影響健康人,但對免疫受損並伴有重病的患者,化療後的病人以及嚴重營養不良者,則可產生嚴重後果。感染的初發部位通常在肺部,泌尿生殖道,胃腸道或軟組織,包括患有褥瘡潰瘍的皮膚,也可發生於危險人群,特別是有心髒瓣膜病,人工心髒瓣膜或其他血管內假體病人的牙科手術後。

  隱性菌血症由肺炎球菌引起者占65%~75%,其餘部分由各種細菌,包括腦膜炎球菌和沙門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所引起。在嬰兒常規計劃免疫中包括6型流感嗜血杆菌在內的一些國家中,由此而引起的菌血症發生率已顯著減少。在1~24個月的嬰幼兒發熱者中隱性菌血症的檢出率約為4%~17%。大多數病例發生在6~24個月,發病率與性別或種族無關。

02菌血症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菌血症患者易導致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白血病性咽峽炎、白血病、出血性疾病、單純紅細胞再障性貧血、等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地中海貧血、低血糖症、代謝性酸中毒、低鉀血症、低鈣血症和低鎂血症、代謝性堿中毒、多發性骨髓瘤、大腸惡性淋巴瘤、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惡性組織淋巴瘤、複合型酸堿失衡、非酮症高血糖-高滲性昏迷、骨髓癆性貧血、骨髓纖維化、感染性休克、高鉀血症、高滲性脫水、骨髓纖維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過敏性紫癜,這些並發症。

03菌血症有哪些典型症狀

  患者會出現很多症狀表現,如驟起高熱,可到40-41度,或低溫,起病急,病情重,發展迅速;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可有意識障礙;心率加快、脈搏細速,呼吸急促或困難;肝脾可腫大,重者可黃疸,皮下出血斑等。

  除非病人處於患有持續性或高水平菌血症的危險性,典型的短暫而低水平的菌血症是無症狀的。典型的表現為全身性感染的體征,包括呼吸急促,寒戰,體溫上升和胃腸道症狀(腹痛,惡心,嘔吐,腹瀉)。在疾病初期,病人的皮膚往往溫暖而警覺性減退。若不測量血壓則往往不會發現低血壓。有的病人低血壓出現較晚。

  有些特征有助於鑒別病因和致病的細菌。橫膈以上的感染多數由革蘭氏陽性菌所致,而腹部感染包括膽道和尿路感染多數由革蘭氏陰性菌所致。但除實驗診斷可鑒別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菌血症和膿毒性休克外,還沒有其他可靠的鑒別方法。

  幾乎任何部位都可發生轉移性膿腫,並且在廣泛時還可產生受累髒器感染的特征性症狀和體征。葡萄球菌菌血症時,多發性膿腫形成常見。有25%~40%的持續性菌血症患者可發生血液動力學不穩定性而出現膿毒性休克。

04菌血症應該如何預防

  一切明顯的或隱匿的化膿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菌血症的發生就可以減少小兒時常見的傳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每易繼發較重的呼吸道細菌感染,從而發生菌血症對這類病兒,必須加強保護對不論多麼細小的皮膚創傷必須予以重視,早作適當處理環境衛生、個人衛生、營養狀況及小兒保健工作的不斷改善,菌血症的發病率必然會隨著下降

05菌血症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凡遇下列情況應考慮菌血症的可能:皮膚粘膜局部炎症加重,伴有寒戰、高熱、中毒症狀明顯;或雖無明確的感染部位,但感染中毒症狀明顯。血培養或骨髓培養陽性。但一次血培養陰性不能否定菌血症的診斷。

  對於菌血症檢查,應從所有感染部位,包括感染的體腔,關節間隙,軟組織和病損的皮膚獲取膿液或體液作革蘭氏染色和培養。

  血液培養應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培養,應間隔1小時作 2次血培養,每次應從不同部位靜脈切開取血,2次血培養用於菌血症的初期診斷已足夠,但陰性的染色或培養結果不能排除菌血症,特別是以前已接受過抗生素的 病人,更不能排除菌血症,這種最起碼2次血培養的標本應取自經過適當準備的靜脈切開部位。

  此外,還可對痰液,導管插入部位和傷口的標本進行培養。

  以上就是基本的檢查方法。

06菌血症病人的飲食宜忌

  菌血症患者應該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吃如蘋果、香蕉、梨子之類的水果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建議多食高蛋白高營養易消化飲食。這個情況可以注意定期經常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這樣是最好。同時應該注意日用品的煮沸消毒,避寒保暖,遵醫囑積極治療,祝早日康複。

07西醫治療菌血症的常規方法

  外科手術或內置性靜脈插管或導尿管相關性短暫的菌血症常不易測知,一般不必治療。但若病人有瓣膜性心髒病、血管內假體或接受免疫抑製劑,則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以預防發生心內膜炎。

  較為嚴重的菌血症的預後取決於兩個決定因素:首先取決於迅速而徹底的查明感染源;第二是取決於原有的疾病及其伴隨的功能障礙等情況。創傷性內置物,特別是靜脈內和尿路內插管應迅速清除。在獲取革蘭氏染色和細菌培養等化驗標本後,應立即按經驗給予抗生素治療。某些病例(如內髒破裂、子宮肌層炎伴膿腫、腸或膽囊壞疽)必須手術治療,大的膿腫必須切開引流,壞死組織應清除。因肺、膽道或尿路感染而使菌血症持續不退者,若無梗阻及膿腫形成,一般用抗生素治療通常可獲成功。若為多器官衰竭,常發現有多種細菌(多菌種性菌血症)則預後不佳。延誤抗生素治療或外科治療者,死亡率明顯增加。

  心瓣膜病患者在拔牙或扁桃體切除前後,應給予青黴素以防止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需作急症手術而身體其他部位有急性化膿灶者,也應采用適當抗菌藥物,以防止術後感染。

  在西方藥中可以使用大蒜素腸溶膠丸或鹽酸環丙沙星片治療該病。

  大蒜素腸溶膠丸是一種抗感染藥。本品適用於深部真菌和細菌感染,用於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腸炎等,而鹽酸環丙沙星片則是可以治療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氣管肺炎、感染性胸膜炎、膿胸等。這兩種藥對該病都有一定的療效。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