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於糖尿病。糖尿病分為1型或胰島素依賴型(IDDM)及2型或非胰島素依賴型(NIDDM),1型糖尿病常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傾向,2型在一定誘因下也可發生。在有的糖尿病患者,可以DKA為首發表現。DKA的臨床發病大多有誘發因素,這些誘因多與加重機體對胰島素的需要有關。常見的誘因有:
1、感染:是DKA最常見的誘因。常見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化膿性皮膚感染,胃腸道感染,如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管炎、腹膜炎等。
2、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突然減量或中止治療。
3、外傷、手術、麻醉、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精神緊張或嚴重刺激引起應激狀態等。
4、糖尿病未控製或病情加重等。
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種情況,如沒有接受及時的治療,可能會並發顱壓增高、腦水腫、癲癇、循環衰竭等。
1、正常成人顱內壓力為0.8~1.8kPa,兒童為0.5~1kPa。顱內壓增高係指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所產生的壓力超過了正常範圍,即病人側臥位作腰椎穿刺,腦脊液靜水壓超過2kPa時所產生的一係列臨床表現。
2、腦水腫是指腦內水分增加、導致腦容積增大的病理現象,是腦組織對各種致病因素的反應,可致顱內高壓、損傷腦組織。本病臨床上常見於神經係統疾病,如顱腦外傷、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等)、腦血管疾病、顱內占位性疾病(如腫瘤)、癲癇發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等。
3、癲癇俗稱為“羊癲瘋”、“羊角風”、“羊羔瘋”或者“羊癇風”,是多種原因引起腦部神經元群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
4、由於疾病嚴重或外傷、中毒導致的生理機能極度減弱引起血容量減少或急性心髒功能障礙等引起的組織循環灌流量銳減,以致代謝發生嚴重障礙的全身性病理過程。
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種情況,輕度實際上是指單純酮症,並無酸中毒;有輕中度酸中毒者可列為中度;重度則是指酮症酸中毒伴有昏迷,或雖無昏迷但二氧化碳結合低於10mmol/L,後者很易進入昏迷狀態,較重的酮症酸中毒臨床表現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糖尿病症狀加重
症狀包括多飲多尿、體力及體重下降的症狀加重。
2、胃腸道症狀
症狀包括食欲下降、惡心嘔吐,有的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現腹痛症狀,有時甚至被誤為急腹症。造成腹痛的原因尚不明了,有人認為可能與脫水及低血鉀所致胃腸道擴張和麻痹性腸梗阻有關。
3、呼吸改變
呼吸改變為酸中毒所致,當血pH
4、脫水與休克症狀
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脫水症狀,脫水達5%者可有脫水表現,如尿量減少、皮膚幹燥、眼球下陷等,脫水超過體重15%時則可有循環衰竭,症狀包括心率加快、脈搏細弱、血壓及體溫下降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5、神誌改變
神誌改變的臨床表現個體差異較大,早期有頭痛、頭暈、委靡,繼而煩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過多、腦缺氧、脫水、血漿滲透壓升高、循環衰竭。
6、誘發疾病表現
各種誘發疾病均有特殊表現,應予以注意,以免與酮症酸中毒互相掩蓋,貽誤病情。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治療糖尿病時,應加強有關糖尿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強調預防尤其對1型糖尿病,應強調要求嚴格胰島素治療製度,不能隨意中斷胰島素治療或減少胰島素劑量,且對胰島素必須注意妥善保存(2~8℃),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以免失效2型糖尿病病人,應隨時警惕,防止各種誘因的發生,尤其感染和應激等不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即使在生病期間如發熱、厭食、惡心、嘔吐等,不能因進食少而停用或中斷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並輕度感染,院外治療時,應注意監測血糖、血酮或尿酮體;合並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急腹症手術及重度感染時,應及時給予胰島素治療重度2型糖尿病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失效者,應及時換用胰島素治療,以防酮症發生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需要通過下麵的檢查確診:
一、血酸堿度
血二氧化碳結合力及pH值下降,剩餘堿水平下降,陰離子間隙明顯升高,(正常12~16mmol/L),根據各項指標的差異,可將酸中毒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個別人可同時伴有呼吸性堿中毒。
臨床上偶可見到pH不低,甚至堿血症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多原有代謝性堿中毒,嚴重嘔吐,攝入利尿劑或堿性物質過多等情況,應予以鑒別。
二、其他
1、血常規: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水平可增高,反應血液濃縮,感染或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
2、尿常規:可有泌尿係感染表現。
3、血脂:可升高,重者血清可呈乳糜狀。
4、胸透,有利於尋找誘發或繼發疾病。
5、心電圖:有利於尋找誘因(如心肌梗死),可幫助了解血鉀水平。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應注意飲食,以幫助疾病能夠得到更好的康複,下麵為具體介紹:
1、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吃什麼好?
食欲不佳者應供給患者易於消化的單糖、雙糖類食物,如水果汁、加糖果醬、蜂蜜等流質食物。每日所供應的糖類總量應根據其使用胰島素的數量及患者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應少於200克。患者病情穩定好轉後,可以加米粥、麵包等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但要嚴格限製脂肪和蛋白質的每日攝入量,以防體內產生新的酮體,加重病情。經過藥物治療和飲食的控製,待尿中酮體完全消失後,蛋白質和脂肪的供應量才可以逐步增加。當空腹血糖下降,尿糖減少,酮體轉為陰性,酮症酸中毒得到徹底糾正以後,可按重症糖尿病的膳食原則安排患者的膳食。
按要求製訂出個體化飲食方案,合理餐次安排,均衡的飲食結構,合理控製總熱能、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當,無機鹽和維生素應滿足機體需要,保證充足的食物纖維供給等。
2、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適宜吃什麼?
易於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不能吃: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幹、蛋糕、甜麵包及糖製糕點等。
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不能吃: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更應特別注意,應該不用或少用。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發病原因在糖尿病,因此治療應雙管齊下,同時治療糖尿病和酮症酸中毒,其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一、常規治療
對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來說,應堅持防重於治的原則。首先應加強有關酮症酸中毒的教育工作,增強糖尿病患者、家屬及一般人群對酮症酸中毒的認識,以利於及早發現和治療本病。其次應嚴格控製好糖尿病,及時防治感染等誘因,以預防酮症酸中毒的發生與發展。
對於輕度的酮症酸中毒應鼓勵患者進食、進水,用足胰島素,以利血糖下降和酮體消除;中度和重度酮症酸中毒應用小劑量胰島素療法,必要時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治療過程中應始終注意去除誘因,這不僅有利於酮症酸中毒的治療,而且可防治酮症酸中毒的複發。
1、小劑量胰島素療法:此療法是指按每千克體重(按標準體重計算)每小時0.1U/kg體重的劑量,經靜脈、肌肉或皮下給予胰島素,成人通常用4~6U/h,一般不正超過10U/h。使血糖以75~100mg/h的速度下降。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酮體,小劑量胰島素療法即可對酮體生成產生最大抑製,而又不至引起低血糖及低血鉀,低血糖不利於酮體消除。小劑量胰島素使用過程中應注意:
(1)胰島素可皮下給藥,但較重者末梢循環差,皮下用藥效果不佳,常需靜脈給藥;
(2)可用衝擊量20u左右,尤其是采用胰島素皮下給藥時;
(3)血糖低於250mg/dl時,可按胰島素∶葡萄糖=1∶4~1∶6給藥,即500ml5%葡萄糖液中加入胰島素4~6u;
(4)靜脈給藥者停止輸液後應及時皮下注射胰島素,否則由於靜脈胰島素代謝清除率高,作用難以持久,如果造成酮症酸中毒的誘因尚未完全消除,可能導致酮症酸中毒的複發。
2、補液:對重症酮症酸中毒患者十分重要,不隻利於失水的糾正,而且有助於血糖的下降和酮體的消除。成年酮症酸中毒患者一般失水3~6L,原則上前4h應補足水量的1/3~1/2,以糾正細胞外脫水及高滲問題;以後則主要糾正細胞內脫水並恢複正常的細胞功能和代謝。
3、糾正電解質紊亂:鈉和氯的補充可通過輸入生理鹽水而實現,因對本症患者糾正電解質紊亂主要是補鉀,患者總體鉀丟失往往較嚴重,而且胰島素的使用和血pH值升高可促使鉀進入細胞內,血容量補充能利尿排鉀,都可加重鉀的缺乏。常用10%氯化鉀,每瓶液1.5g。值得注意的是高血鉀可引起嚴重的後果,如心跳驟停等,必須加以預防。補鉀時應加注意:
(1)血鉀低或正常而且有尿者可立即補鉀;
(2)血鉀高或無尿者第2、3瓶液體內應加鉀;
(3)24h補氯化鉀3~6g;
(4)可輔以口服10%氯化鉀,以減少靜脈補鉀量,有人主張補磷。
4、糾正酸中毒:首先值得強調的是隻有重度酸中毒方需補堿。由於堿性物質難以通過血腦屏障,補堿過於積極可因體循環pH值下降,機體排酸機製的受抑而加重顱內酸中毒和組織缺氧。補堿過於積極還可促進鉀進入細胞而加重低血鉀。糾正酸中毒時不宜使用乳酸鈉,以免加重可能存在的乳酸性酸中毒,常5%碳酸氫鈉100~200ml(2~4ml/kg體重)。輸入堿液時應注意避免與胰島素使用同一條通路,以防胰島素效價的下降。
5、其他:
(1)去除誘因:如使用抗生素控製感染。
(2)列表記錄血及尿化驗結果,出入液量,葡萄糖、鉀及胰島素使用量,每天至少小結2次,以指導治療。
(3)輔助治療:吸氧、糾正心衰、降低顱內壓等。
二、擇優方案
對於酮症酸中毒昏迷持續小劑量胰島素輸注,糾正酮症及酸中毒尤為重要,而補液相對高滲昏迷來說要少些,且也較為重要,補鉀、補堿、預防感染及去除誘因亦不可少。
1、采用胰島素泵持續輸注,可予以每小時5~6U,直至酸中毒糾正及酮體消失,改為胰島素分次注入或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藥治療。
2、對於昏迷患者予以胃管補液,經胃管每4h注入溫開水300~400ml,直至能主動飲水。如酮症酸中毒尚未糾正,應鼓勵患者主動飲水。24h飲水1500~2000ml,直至酮症酸中毒糾正。
3、積極配合補鉀、糾正酸中毒、預防或控製感染及去除誘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