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正常的甲狀舌管位於舌骨之前,管徑1~2mm,與舌骨前麵緊密相連,不能分離。其發生始於胚胎第4周,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線相當於第2、3對鰓弓的平麵上,上皮細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側的盲管即甲狀腺原基,稱甲狀舌管。甲狀舌管沿頸部正中線下降,直至未來氣管的前方,末端向兩側膨大,形成甲狀腺的左右兩個側葉。在正常情況下,到胚胎第6周,甲狀舌管開始萎縮退化。甲狀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後,其起始段的開口仍殘留一淺凹,稱盲孔。
如果由於某種原因第10周後甲狀舌管沒有消失或退化不全,殘留管狀結構部分因上皮分泌物積聚,可在頸前正中舌根至甲狀腺的行程內形成囊腫,是為甲狀舌管囊腫囊腫可繼發感染並形成瘺,則為甲狀舌管瘺。瘺管有3種形態:完全性瘺管,由盲孔直達頸部皮外。內盲管,開口於盲孔。外盲管開口於頸部皮膚。
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患者囊腫增大時可有舌內發脹、咽部異物感、發音不清等症狀。
甲狀腺瘺管的形成可有有膿液持續經瘺管排出,如果進入呼吸道則可能誘發吸入性肺膿腫,造成咳嗽、咳痰、發熱、胸痛、胸悶等表現。刺激咽部還可以引起嘔吐反射。囊腫巨大的患者,可直接壓迫氣管和食管,造成呼吸困難以及吞咽困難等並發症。
甲狀舌囊腫內多覆有複層柱狀上皮、複層扁平上皮或移行上皮。囊液為粘液性,感染後為膿性。上皮下可見有甲狀腺組織。甲狀舌管瘺管或囊腫X線碘油造影有助於明確診斷。下麵給大家介紹一下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的症狀:
1、甲狀舌管囊腫
位於舌骨以上的較小囊腫可無症狀,囊腫增大時才有舌內發脹、咽部異物感、發音不清,檢查見舌根部有一圓形隆起。位於舌骨以下、甲狀舌骨膜之前的囊腫較為多見。病人常無明顯症狀,檢查可見頸前皮下有半圓形隆起,表麵光滑質韌有彈性,與皮膚無粘連,可隨吞咽上下活動。穿刺囊腫可抽出半透明或混濁、稀稠不一的液體。
2、甲狀舌管瘺管
外瘺口常位於頦下與甲狀軟骨之間的頸前正中線上或稍偏向一側。瘺口可有分泌物外溢,如有繼發感染則有膿液外溢。從外瘺口注入美藍,如為完全性瘺管,可見舌盲孔處有美藍流出。經瘺口注入美藍不僅有助於診斷,還有利用於手術中能將瘺管完全切除。
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病因尚不明確,可能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飲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緒、營養等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其與甲狀腺發生過程中,甲狀舌管未退化或未完全退化消失而導致本病故無法針對病因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減少本病的並發症,對本並發症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咽部有感染的患者應盡早治療,以減少本病的誘發
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是頸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因其發生於頸中線,故又稱先天性頸中線囊腫和瘺管,其發生與甲狀舌管胚胎發育異常有關。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應做B超、CT及X線等檢查:
1、B超檢查
甲狀舌管囊腫的B超聲像圖多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液性暗區,邊界清晰,多為單個囊腫,少數可見薄壁分隔。其後多有增強回聲,病程長者或伴有感染時邊界可較模糊,液性暗區中可見數量不等的漂浮光點。伴有瘺管形成時,可探及由淺入深的中心暗淡的條索狀結構與腫物或舌骨相連。B超檢查對甲狀舌管囊腫診斷的準確率可高達94%以上。
2、CT檢查
可了解腫物的性質。甲狀舌管囊腫多表現為頸前部正中自舌盲孔至胸骨頸靜脈切跡之間任何部位的囊性占位,具有完整包膜,囊壁較薄,囊內容物密度較低,合並感染時囊壁可毛糙增厚。部分患者壁內可見到甲狀腺組織的特征性密度影。
3、放射性核素顯像
對本病的診斷也有一定幫助,I或Tc掃描可評估腫塊的大小,了解有無有活性甲狀腺組織的存在,並有利於與甲狀腺腫物鑒別。
4、其他
(1)頸部X線檢查、鋇餐食管造影均有助於診斷。
(2)碘油造影可明確甲狀舌管囊腫的瘺管行徑。
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屬於先天性疾病,與飲食無關,正常飲食即可。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的非手術療法如用腐蝕劑燒灼瘺管效果欠佳,一般主張應手術徹底切除。其手術方法:
1、患者仰臥,肩下墊枕,頭後仰。
2、切口在囊腫最隆起處,順皮紋做橫切口,如有瘺管則圍繞瘺口做橫梭形切口,分離上、下皮片。
3、暴露囊腫及分離瘺管。縱行分離胸舌骨肌,暴露出囊腫包膜。為確定瘺管的行程及深度,由瘺管口或囊腫內注入美藍,以組織鉗抓住囊腫或瘺管的皮膚開口向舌骨方向分離,術中應注意不要傷及喉上神經及血管。
4、切除舌骨中部。分離至舌骨體時,仔細檢查管道盲端是否止於此處,若止於此處則將瘺管與囊腫一並切除。若管道繞舌骨上升,則應在舌骨中線兩側各0.7~1cm處切斷,去除1.5~2cm長的舌骨。沿中線剪開舌骨舌肌,順瘺管向舌體深部分離至舌根。此時食指伸入口內將舌根盲孔推向前下,在手術野後方可見一突起點,此時瘺管的終點,將瘺管剪除,以腸線縫合舌盲孔處缺損。
5、逐層縫合切口,並置橡皮引流條。
術後應注意清潔口腔和用抗生素或磺胺藥控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