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腫瘤可由局部或全身因素引起,十大常見原因有:
1、外陰感染:如性傳播性疾病、病毒、細菌、滴蟲、真菌等引起的外陰炎。外陰是初發部位和好發部位。
2、機械刺激:如不良衛生習慣、外陰汙垢、內褲太緊、汗漬刺激等。
3、過敏性外陰炎:由洗滌劑、化妝品、陰莖套和藥具等引起的過敏皮炎。
4、陰道內異物:長期安放子宮托、異物殘留陰道而感染刺激外陰,發生腫痛。
5、尿液與糞便的刺激:尿疾、糞便、糖尿病患者的糖尿刺激。
6、全身疾病:糖尿病、係統性紅斑狼瘡、丘疹性銀屑病等。
7、外陰惡性腫瘤:外陰癌、外陰Paget’s病、陰道癌等。
8、外陰巴氏腺膿腫。
9、不明原因的外陰痛:外陰前庭腫痛伴尿頻、尿急、尿病綜合征,發病機製不清楚。
10、外傷後血腫:可引起較嚴重的腫痛。
外陰腫瘤可以引起外陰水腫、外陰靜脈曲張和外陰象皮腫,其具體的並發症狀如下所述。
1、外陰水腫:外陰水腫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水腫,前者因先天性淋巴管發育異常引起,後者由於全身疾病如惡性腫瘤轉移至淋巴結或絲蟲病阻塞淋巴管引起。腹股溝或盆腔淋巴清掃術後,淋巴回流受阻及炎症所致淋巴管炎引起循環障礙均可致外陰水腫。
2、外陰靜脈曲張:是靜脈係統最常見的疾病。外陰靜脈曲張平時可見皮下靜脈,若久站者或妊娠後期,靜脈隆起,如蚯蚓狀盤曲,主要由於循環障礙、血管長期擴張引起。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必要時應適當休息,抬高下肢,用彈性繃帶包紮,以防破裂、出血及感染。
3、外陰象皮腫:外陰感染絲蟲後,雌蟲在人體淋巴管內不斷產生微絲蚴,其寄生於淋巴係統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管阻塞,最後阻塞的淋巴管發生曲張,所轄部位的皮膚營養發生障礙,皮膚慢性增厚,形成外陰象皮腫。此外,反複發作的外陰蜂窩組織炎、外陰的慢性炎症,如結核、梅毒,可引起結締組織纖維化,從而使靜脈和淋巴回流受阻,最後導致外陰象皮病。
外陰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而良性腫瘤較少見,惡性腫瘤有結節、腫塊或潰瘍、糜爛等症狀,具體臨床表現如下敘述。
一、女性外陰癌的早期信號一般有四種:
1、白斑:外陰部有微小、光潤的白色斑點或條紋,後相互融合成肥厚而有光澤的乳白色斑,觸摸時有硬結、粗糙之感。
2、結節:外陰部有黃豆大小的結節或乳頭樣腫物,同時其周圍伴有瘙癢。
3、潰瘍:若女性外陰部出現久治不愈的凹陷硬底潰瘍,且伴有疼痛、出血,多為女性外陰癌信號。
4、瘙癢:在排除念珠菌感染、陰虱、疥瘡、陰道滴蟲病等引起的女性外陰瘙癢症後,若外陰瘙癢久治不愈而又查不出原因,呈頑固性奇癢者,應考慮到女性外陰癌。
二、良性腫瘤
外陰良性腫瘤較少見,主要有乳頭瘤、纖維瘤、脂肪瘤、汗腺瘤等。
1、乳頭瘤:多發於大陰唇或陰阜的單個腫塊,表麵有細而密的乳頭,質地略硬。惡變率高。
2、纖維瘤:多發於大陰唇單發的硬性結節,並逐漸長大成為帶蒂的實質性腫瘤。
3、脂肪瘤:來自於陰阜及陰唇部的脂肪層,大小不等,生長緩慢,較柔軟。一般無症狀,惡變的可能性小。但可因其體積較大而有行動不便或性交困難等。
4、汗腺瘤:來自於大陰唇及會陰部的大汗腺,一般為1~2cm大小。腫瘤生長慢,無症狀。少數可有癌變。
三、惡性腫瘤
外陰鱗狀上皮癌是最常見的外陰惡性腫瘤,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多發於陰唇、陰蒂和會陰處。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與性病(如尖銳濕疣、淋病、梅毒和陰道滴蟲病)共存率高;由病毒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發展為浸潤癌;與機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或損害有關,如腎移植後、紅斑狼瘡等;外陰營養不良和外陰濕疣均可發展為外陰鱗癌。
早期局部出現小而硬的結節、腫塊或潰瘍,常伴有疼痛或瘙癢;晚期為典型的糜爛、腫塊或不規則的乳頭狀瘤,顏色可呈白色、灰色、粉色或有黑色素沉著,一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增大,質硬而固定。當腫瘤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可出現尿頻、尿痛、排尿困難、排便困難等。但多數患者病變前已有多年的外陰瘙癢史,晚間為重,並有外陰白色病變等。
外陰腫瘤的發生過程中壓力是很重要的誘因,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該病的預防也至關重要,具體預防措施簡述如下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
2、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外陰腫瘤的診斷首要重視臨床前驅症狀和局部病變。對於外陰瘙癢、白斑、尖銳濕疣等經一般治療無效,尤其是發生小結節、潰瘍或乳頭狀贅生物等,應警惕有發展或已成為外陰腫瘤的可能。因此,必須及時行局部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病理組織切片檢查是外陰腫瘤診斷的主要依據,取材時務必得當,宜在可疑腫瘤組織的非壞死處活檢,以免遺漏診斷。對於活檢結果可疑者,應再次取較深部組織檢查。為了提高活檢陽性率,晚近國內外采用1%甲苯胺藍溶液塗抹外陰部,待2~3分鍾幹燥後再用1%醋酸脫色,如有非典型增生、原位腫瘤或浸潤癌,則甲苯胺藍與活躍細胞核內DNA結合,而使病變區域呈紫藍而不脫色。在不脫色區作活檢可提高早期診斷及多發中心性腫瘤診斷的陽性率。但此種方法對良性潰瘍可致假陽性;而對非典型病變區表麵角化亢進者,經醋酸洗後可脫色而得假陰性結果。外陰白色病變、外陰潰瘍、外陰乳頭狀瘤、外陰硬化性萎縮性苔癬、肉芽腫、外陰結核等大體與外陰腫瘤不易鑒別,須在甲苯胺藍染色後進行活檢,明確診斷以資鑒別。
常規陰道細胞學塗片檢查,有助於發現外陰腫瘤患者是否伴發陰道癌、宮頸腫瘤或宮體癌。而細胞學塗片檢查對外陰腫瘤的診斷約有50%的陽性率,直接從病變部位刮取材料或局部組織印片作細胞學檢查可提高陽性率,32P(700毫居裏於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由於病變部位濃度較高,上皮內癌及浸潤癌的計數較高,有助於診斷。
外陰腫瘤患者宜多吃具有抗外陰腫瘤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其具體飲食注意事項如下所述。
1、宜吃食品:宜多吃具有抗外陰腫瘤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麥、大麥、土瓜、烏骨雞、烏賊、烏梢蛇、豬胰、菊花、烏梅、桃子、荔枝、馬齒莧、雞血、鰻魚、鮑魚、蟹、鱟、沙丁魚、文蛤、玳瑁。疼痛宜吃鱟、赤、龍蝦、淡菜、海參、虎魚、甜菜、綠豆、蘿卜、雞血。瘙癢宜吃莧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帶、紫菜、雞血、蛇肉、穿山甲。增強體質、預防轉移宜吃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雞肫、海參、薏米、核桃、蟹、石龍子、針魚。
2、忌諱食品: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膩、油煎、黴變、醃製食物、忌公雞、鵝等發物。瘙癢嚴重時忌海鮮及刺激、致敏食物。潰瘍、出血忌溫熱性食物,如羊肉、韭菜、薑、胡椒、桂皮等。
外陰腫瘤以手術治療為主,還包括有放射及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敘述。
一、外陰腫瘤的西醫治療
治療大致有藥物、激光、放療和手術方法。藥物治療是用5%的5-氟尿嘧啶軟膏塗於病灶處,但失敗率為50%。激光治療主要是用二氧化碳,可保持外陰的外觀,療效較好,但也有1/3的複發率。對於有手術禁忌症或晚期不宜手術的患者,放療可有一定療效。
手術為首選方法,采用外陰廣泛性根治術和雙側腹股溝深、淺淋巴結清除術,療效良好。惡性黑色素瘤一般多發於小陰唇和陰蒂,可能與外陰部經常受摩擦和刺激有關,表現為外陰瘙癢、色素痣擴大、色素增加、表麵潰瘍、血性或漿性滲出物,治療與外陰鱗狀上皮癌相同。
二、外陰腫瘤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為主,采用外陰廣泛性根治術和雙側腹股溝深、淺淋巴結清除術,療效良好。
0期:單側外陰切除。
Ⅰ期:外陰廣泛切除及病灶同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Ⅱ期:外陰廣泛切除及側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Ⅲ期:同Ⅱ期或加尿道前部切除與肛門皮膚切除。
Ⅳ期:外陰廣泛切除、直腸下段和肛管切除、人工肛門形成術及雙側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癌灶浸潤尿道上段與膀胱粘膜,則需作相應切除術。
三、放射治療
外陰鱗癌雖對放射線敏感,但外陰正常組織對放射經耐受性差,使外陰癌灶接受劑量難以達到最佳放射劑量。但由於放療設備和技術的改進,癌灶範圍副反應已明顯降低。
外陰癌放療指征為:
1、不能手術或手術危險性大的,癌灶範圍大不可能切淨或切除困難。
2、晚期病例先行放療,待癌灶縮小後,行較保守的手術。
3、複發可能性大,如淋巴結、手術切端癌細胞殘留,病灶靠近尿道及直腸近端,既要保留這些部位,又要徹底切除病灶者,可加用放療。放療采用體外放療與組織間插植放療。
四、化學藥物治療
抗癌藥可作為較晚期癌或複發癌的綜合治療手段。常用藥物有阿黴素類、順鉑類、博萊黴素、氟尿嘧啶和氮芥等。為提高局部藥物濃度,也可采用盆腔動脈灌注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