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消化內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簡介

相關問答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上腹不適症狀,經檢查排除了引起這些症狀的胃腸道、肝膽道及胰腺等器質性疾病的1組臨床綜合征,症狀可持續或反複發作,症狀發作時間每年超過1個月。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因消化不良症狀就診者占內科門診總數的30%左右,占消化內科專科門診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內科專科門診的30%~40%。

【詳情】

0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和發病機製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目前認為:

  1、進食後胃底容受舒張發生障礙,胃竇十二指腸運動協調紊亂及內髒高敏等因素與FD發病有關。

  2、心理、環境及社會因素可影響、加重FD患者的臨床表現。

02功能性消化不良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良性胃腸道功能性疾病,經適當治療可得到有效控製,其預後良好。臨床症狀(早飽、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如不能緩解,可出現維生素缺乏、低蛋白症等。抑鬱、焦慮情緒及便秘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見並發症。

03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典型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無特征性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可單獨或以一組症狀出現。

  1、早飽是指進食後不久即有飽感,以致攝入食物明顯減少。

  2、上腹脹多發生於餐後,或呈持續性進餐後加重。

  3、早飽和上腹脹常伴有噯氣。惡心、嘔吐並不常見,往往發生在胃排空明顯延遲的患者,嘔吐多為當餐胃內容物。

  4、不少患者同時伴有失眠、焦慮、抑鬱、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這些症狀在部分患者中與“恐癌”心理有關。

  5、在病程中症狀也可發生變化,起病多緩慢,經年累月,持續性或反複發作,不少患者有飲食,精神等誘發因素。

04功能性消化不良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功能性消化不良應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誘因,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煙酒和刺激性食物,飲食宜規律,細嚼慢咽,戒煙限酒;避免情緒過於波動,放鬆身心,適量運動,勞逸結合特別是公安人員、司機、空姐和經常熬夜加班的白領,工作高度緊張勞累、工作時間不固定、食無定時,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腸胃疾病,故應對腸胃加以重點保護

05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患者應做以下檢查:

 1、糞便中脂肪測定:脂肪定量分析是診斷脂肪瀉的簡單而可靠的試驗,正常人24h內糞便排出的脂肪量小於6g,或脂肪吸收係數大於94%;用14C-三油酸甘油酯吸收試驗,正常人每小時呼吸排出標記物大於給予量的3.5%。

  2、維生素B12吸收的Schilling試驗:異常常提示回腸末端病變,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病人也常有維生素B12吸收障礙,Schilling試驗也有助於診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特別是盲襻綜合征,硬皮病和多發性小腸憩室,如盲襻綜合征時Schilling試驗的第1,2部分異常,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後,Schilling試驗可恢複正常。

  3、影像學檢查:B超及內鏡檢查,其他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檢查、CT、MRI等),其意義在於排除器質性疾病,有利於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食管炎、肝、膽、胰腺疾病和腫瘤等器質性病變鑒別,X線、MRI成像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反映不同時間的胃排空率。

  4、胃排空測定技術:核素掃描被認為是測定胃排空的金標準,25%~50%患者胃半排空時間延長,主要是對固體食物半排空時間延長。

06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飲食宜忌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應攝入含蛋白質或鈣質較多的食物,如乳類、乳製品、瘦肉類、魚蝦、雞蛋黃、鹹雞蛋、鬆花蛋、豆類等;少食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土豆、紅薯和酸性食物;忌食易致脹氣的食物。如幹豆類、洋蔥、土豆、紅薯以及甜食。患者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來緩解症狀,具體如下:

  1、普洱茶粥

  材料:陳年普洱茶12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將普洱茶塊加清水煮取茶汁,然後將茶汁與大米同放粥鍋內煮粥。

  功效:消食除脹。本粥對過食油膩,食滯不消者尤為適宜。

  2、保和粥

  材料:山楂、神曲、陳皮各5克,麥芽30克,茯苓、法半夏、連翹各10克,大米100克,砂糖適量。

  做法:先將上述各種藥物煎取藥汁,然後將藥汁與大米放粥鍋內煮粥,粥熟後加入少量砂糖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本粥對食積停滯,肉積不消者尤為適宜。

3、曲末粥

  材料:神曲15克,大米50克。

  做法:先將神曲搗碎,加水煎取藥汁。然後把藥汁與大米同放粥鍋內煮粥,溫熱食用。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本粥對食積難消,噯腐吞酸者尤為適宜。

07西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規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要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患者需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煙、酒及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避免個人生活經曆中會誘發症狀的食物;注意根據患者不同特點進行心理治療,消除患者對所患疾病的恐懼和疑慮;失眠、焦慮者可於睡前口服適當鎮靜催眠藥。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尚無特效藥,主要是經驗性對症治療,具體如下:

  1、抑製胃酸分泌藥:適用以上腹痛伴有反酸為主要症狀者,可選擇堿性製酸劑或酸分泌抑製劑,如西咪替丁等H2受體拮抗藥或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製藥等。

  2、促胃腸動力藥:適用於以上腹脹、早飽、噯氣為主要症狀者。多潘立酮為周圍性多巴胺受體阻滯藥,常用劑量為10mg,3次/d,飯前15min服;西沙必利為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用量為5mg~10mg,3次/d,餐前15min~30min服用,療程2周~8周。但西沙必利可致腹鳴、稀便或腹瀉、腹痛和心肌QT間期延長等副作用,故現已較少應用,心髒病人更應慎用;甲氧氯普胺(胃複安)為中樞性及周圍性多巴胺受體阻滯藥,因長期服用錐體外係副作用大,故現已少用或不用。近年來新的促胃腸動力劑,如莫沙必利、依托比利等也可選用,莫沙必利常用劑量為每次5mg,3次/d,於餐前1/2h服用。對療效不佳者,抑製胃酸分泌藥和促胃腸動力藥可輪換用或合用。

  3、抗抑鬱藥:上述治療療效欠佳而伴隨明顯焦慮、緊張、抑鬱等症狀者可試用抗抑鬱藥,但起效較慢。常用藥有二環類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25mg,2~3次/d;具有抗5-羥色胺作用的抗抑鬱藥,如氟西汀20mg,1次/d等,宜從小劑量開始,注意藥物副作用。

  4、其他:可用黏膜保護劑,如氫氧化鋁凝膠、鉍劑、硫糖鋁、麥滋林-S等。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