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型瘧疾並發症
1.低血糖惡性瘧疾患者常並發低血糖
而且預後較差。低血糖可能由疾病本身引起,也可能是奎寧或奎尼丁抗瘧治療的一種副作用。低血糖的臨床表現有時不典型,被錯當成惡性瘧疾本身的臨床特點,如出汗、焦慮、意識模糊、昏迷。如果臨床上懷疑低血糖,而又不能立即得到血糖測量結果,應立即給予50%葡萄糖進行實驗性治療。如果低血糖確實存在,那麼這種實驗性治療會使症狀明顯改善。
2.酸中毒
在惡性瘧疾患者中代謝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及其預後直到現在才受到重視。非洲惡性瘧疾患兒中出現的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前或者未被認識,或者被錯誤地歸因於重度貧血(其次為心衰),現在認為主要是由乳酸在體內堆積和腎重吸收重碳酸鹽障礙所致。
重症瘧疾患者均會出現腎重吸收重碳酸鹽障礙。另外,血容量減少和貧血同乳酸酸中毒也有一定關係。以前有人認為腦脊液乳酸鹽升高的腦型瘧疾患者預後較差,但臨床情況並非如此,因代謝性酸中毒既可累及腦,也可不累及。
3.重度貧血
貧血是惡性瘧疾常見的症狀。瘧疾是瘧原蟲對紅細胞的感染,貧血是其必然結果。如果貧血特別顯著,貧血本身也可看作是重症瘧疾的一個診斷標準。在因瘧疾而被收入肯尼亞醫院的2433名兒童中,重度貧血(Hb<5g/dl)的發病率為29%,其致死率為18%。這高於8%的總病死率。
重度貧血如伴發呼吸窘迫,其症狀將會特別嚴重,因重症瘧疾而收住院的越南成年人中,重度貧血發病率為16%,90%的重度貧血患者伴有至少一種以上的重症瘧疾的其他症狀,並且重度貧血本身也不能作為一個預後差的有效指標。
4.腎功能衰竭瘧疾患者的腎髒損害形式多種多樣,
其中最重要的是“急性腎小管壞死綜合征”,這種綜合征類似於膿毒症時的腎髒損害。腎功能衰竭最常見於無瘧疾免疫力的患者。偶見黑尿熱。
在無瘧疾免疫力的患者中,急性腎功衰竭(ARF)的發生率很高,在560例收住院的重症越南成年瘧疾患者中,有158例(28%)入院時有腎衰,41%的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出現腎衰,最後有14%的患者需透析治療。入院時有腎衰的患者,其病死率較高(有腎衰的患者病死率為29%,無腎衰的患者為9.2%)。這一點同患重症瘧疾的非洲兒童有明顯不同,這些兒童的腎功能異常通常是亞臨床性的,絕大多數不需透析治療。
腎衰的患者最初的表現為少尿或無尿,多伴有黃疸和乳酸酸中毒,常需立即或早期透析。當瘧疾急性階段過後,如發生腎衰,多為非少尿性腎衰,很少需透析治療,如這組患者需透析,其指證往往不是高血鉀或水瀦留,而是尿毒症或非乳酸酸中毒。
瘧疾患者急性腎衰的臨床特點,同細菌性膿毒症或低血容量引起的“急性腎小管壞死”綜合征非常相似,表明二者的病理過程可能相同。從幾個發生腎衰的瘧疾患者身上所取的腎活檢,顯示腎小管的病理改變同ATN相一致,也支持上麵的推論,而腎小球腎炎的報道卻很少。
5.黑尿熱
黑尿熱臨床特點是發熱,大量的血管內溶血和血紅蛋白尿,在嚴重的病例會導致急性腎衰。它的確切病因不清楚,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病因能夠解釋所有黑尿熱病例。人們已經知道黑尿熱僅發生於熱帶的瘧疾流行區,並且同瘧原蟲感染,服用奎寧及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乏有關係,但是這些因素如何導致溶血尚不清楚。以前,黑尿熱曾是導致腎衰和瘧疾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現在已很少見到。
6.黃疸
黃疸同ARF一樣也非常常見。黃疸同腎衰、腦型瘧疾、重寄生血症有一定關係,它是由溶血和輕度肝功異常聯合作用而引起。患者不會發生伴撲翼樣震顫的嚴重肝功能異常和肝性腦病。血清轉氨酶有可能升高。肝功下降有可能導致乳酸酸中毒。
7.肺水腫肺水腫是重症瘧疾的嚴重並發症,
常見於孕婦,如果沒有機械通氣設備,肺水腫常會致死。從臨床來看,它類似於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雖然液體過量可促進肺水腫,但患者的中心靜脈壓和肺動脈壓通常是正常的。
8.血流動力學性休克(寒性瘧疾)
血流動力學性休克是重症瘧疾的一個嚴重並發症。
同細菌性敗血症相同,其特點是全身血管張力降低,而心輸出量升高或正常。休克通常是在其他嚴重瘧疾並發症基礎上發生的,常伴有血漿乳酸水平升高和代謝性酸中毒,預後很差。偶爾伴發細菌性敗血症,但血培養通常是無菌的。
9.止血功能異常
重症瘧疾患者發生出血的危險性增加,特別是當發生多係統功能異常時。鼻出血,牙齦出血甚至更為嚴重的上消化道出血都會發生,但危及生命的出血很罕見。
瘧疾患者血小板減少常見,但血小板很少低於25000/μl,除非伴發特別嚴重的疾病。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實驗室檢查通常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