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肝豆狀核變性係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受累基因與銅代謝紊亂有關,與位於染色體的酯酶D基因與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緊密連鎖。
二、發病機製
WD的發病機製有膽道排泄減少、銅藍蛋白合成障礙、溶酶體缺陷、金屬巰蛋白基因異常及調節基因異常等學說,目前以前二種學說獲得多數學者讚同。
1.銅代謝合成障礙
多數實驗室用64Cu對體內銅代謝研究證明,血清銅藍蛋白減少是WD體內銅積蓄的主要原因。但銅藍蛋白為何缺乏,尚未完全闡明。Bichtrrich根據銅藍蛋白電泳發現,正常成人是由先構成的未分化的銅藍蛋白D在肝髒內經肽酶將其大部分轉化為銅藍蛋白C,然後由80%銅藍蛋白C與20%銅藍蛋白D構成銅藍蛋白,而WD患者僅存在銅藍蛋白D,而幾乎沒有C部分,故引致銅藍蛋白合成障礙。
2.膽道銅排泄障礙
正常成人每日需從食物中吸收銅2~5mg,銅離子進人體內後,大部分先與白蛋白疏鬆結合為直接反應銅,運送到肝髒,在肝細胞內轉與各種球蛋白主要是α2-球蛋白牢固地結合為銅藍蛋白(間接反應銅)。一般血漿中的總銅量90%~95%以銅藍蛋白形式存在,僅約5%的銅與白蛋白、氨基酸和多肽疏鬆結合存在,後者除在各髒器內自由通過細胞膜與血漿銅交換外,大部分由溶酶體攝取經膽管從糞便中排出,少數由尿排出。即正常人從食物中吸收的銅,除體內生理需要外,過剩的銅絕大部分從膽管中膽汁排泄。Frommer率先測定8例WD患者及10例對照組的十二指腸液內含銅量,發現WD組顯著低於對照組,提出膽管排銅障礙是造成WD患者體內銅蓄積的重要原因。
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作為輔基參與多種重要生物酶合成。正常成人每日從飲食攝取銅2~5mg,約30%在胃、十二指腸及空腸上端吸收入血,大部分與白蛋白疏鬆結合進入肝細胞,在肝細胞中銅與α2球蛋白牢固結合成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CP),CP有氧化酶活性,呈深藍色,剩餘銅被結合到其他特殊銅蛋白中。正常人每日膽汁排銅量約1200μg。約70%的CP存在於血漿,其餘存在於血管外,血液循環中90%~95%的銅結合在CP上。CP有重要生理功能,可作為銅的供體參與細胞色素C及其他銅蛋白合成,具有亞鐵氧化酶作用,將亞鐵氧化為高鐵狀態,使氧還原成水。剩餘的銅通過膽汁、尿液和汗液排出體外。WD患者銅藍蛋白合成障礙,90%以上患者血清CP量明顯減少,但肝內前銅藍蛋白(Apo-CP)含量及結構正常,提示生化障礙發生在肝內Apo-CP與銅結合環節,CP合成障礙是本病基本的遺傳缺陷。肝內銅代謝紊亂引起血清CP合成障礙,導致血清銅及CP降低,尿銅排泄增多,膽道排銅減少,過量銅在肝髒、腦、腎髒及角膜等組織沉積致病,但約5%的Wilson病人血清CP水平正常難以解釋。
近年研究已確定CP基因位於13號染色體(13q14-21),有多種突變型,表達CP是132kD糖蛋白,由104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單條多肽鏈,結合6個三種不同類型銅離子。WD患者銅藍蛋白前體無異常,基因及表達產物無變化,從遺傳基因角度不能解釋WD血清CP明顯減少。基因突變有明顯遺傳異質性,突變方式包括轉換(A →G)、顛換(C →G)、缺失(CCC →CC)及插入(T →TT),其中C →G顛換最常見,造成編碼氨基酸變化(如組氨酸變成穀氨酸、天門冬氨酸變成絲氨酸)及移碼突變,至今發現的突變均涉及ATP酶功能區。WD基因突變引起編碼P型ATP酶(也稱ATP7B)功能改變,ATP7B主要功能是銅轉運,部分或全部功能喪失,不能將多餘銅離子從細胞內轉運出去,使銅離子在特定器官和組織沉積致病。
WD的分子發病機製存在種族差異,歐美患者ATP7B基因高頻突變點是14號外顯子,處於ATP7B基因磷酸化區及ATP結合區,兩個功能區基因突變使功能消失,導致酶缺乏,轉運過程中能量引起銅離子在細胞內滯留。中國WD患者高頻突變點8號外顯子在整個ATP7B基因中處於跨膜功能區,引起蛋白質一級、二級結構改變,導致細胞膜銅轉運停滯而致病。
WD的病理表現為大量的銅沉積於組織。病變特征性地分布於腦組織、肝髒、腎髒及角膜等處。腦病變以殼核最早和明顯,其次為蒼白球、尾狀核及大腦皮質,丘腦底核、紅核、黑質、丘腦及齒狀核亦可受累。神經元顯著減少或完全脫失,軸突變性和星形膠質細胞增生。角膜邊緣後彈力層及內皮細胞漿內,可見棕黃色細小銅顆粒沉積,嚴重者角膜中央區及間質細胞中也可見到。肝髒外表及切麵可見大小不等結節或假小葉,頗似壞死後肝硬化,肝細胞脂肪變性,含銅顆粒。電鏡下可見肝細胞內線粒體致密、線粒體脊消失及粗麵內質網斷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