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性周圍神經病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麻風主要是通過鼻和口腔分泌物、汗液、淚液、乳汁、精液以及陰道分泌物等體液和皮膚的微小損傷進行傳播的。麻風杆菌侵入人體後,先潛伏在巨噬細胞和周圍神經的施萬細胞內,染菌後是否發病或發病後的演變過程,均取決於機體的免疫狀態。人體對麻風杆菌的反應以細胞免疫為主,雖也可產生特異性的抗體,但對抑製和殺滅麻風杆菌不起作用。
二、發病機製
在細胞免疫強大的狀態下,麻風杆菌被巨噬細胞消滅而不發病,在細胞免疫功能異常的情況下,根據組織對麻風杆菌反應的不同,可演變為3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即結核樣型(tuberculous leprosy)、瘤型(lepromatous leprosy)和界限型(borderline leprosy)。
結核樣型麻風患者有較強的細胞免疫力,能將病變控製在一個局限的病灶內,主要累及周圍神經和皮膚,內髒很少受累。因病灶內含菌極少,故病程進展緩慢,傳染性低。瘤型麻風患者的機體對麻風杆菌的細胞免疫有缺陷,病灶內大量的麻風杆菌繁殖,有很強的傳染性,不僅累及皮膚和周圍神經,還常侵及鼻黏膜、肝、脾、淋巴結和睾丸。界限型麻風患者的細胞免疫狀態介於瘤型和結核型之間,可同時具有兩型的病理改變,也可以更偏向於某一種類型,稱為偏瘤型或偏結核型。
麻風病周圍神經損害的機製與周圍神經幹酪樣壞死、纖維化、增殖性炎症造成的神經嵌壓以及血管炎引起的缺血性損害有關。血管炎主要累及神經外膜的小血管,可以表現為肉芽腫性血管炎或免疫複合物型的壞死性血管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現周圍神經和血管壁上有分枝杆菌抗體沉積。Chimelli等還發現神經外膜血管受炎性組織壓迫閉塞,導致神經組織呈灶性缺血性梗死。
結核型麻風常侵犯耳大神經、尺神經和橈神經,引起神經粗大。神經活檢可見結核樣幹酪樣壞死,周邊有淋巴細胞和上皮樣細胞形成的肉芽腫,壞死可液化形成所謂神經膿腫。神經內外膜均見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小血管增生,內皮細胞腫脹,管腔狹窄。神經外膜可見肉芽腫性血管炎。恢複期時,病灶纖維化,神經變粗大,質地變硬。抗酸染色一般不易找到抗酸杆菌。有髓和無髓纖維均遭嚴重破壞,數量明顯減少,殘存的神經纖維表現為軸突變性和節段性脫髓鞘。
瘤型麻風的受累神經也變粗,神經內外膜可見彌漫性的淋巴細胞浸潤,神經外膜血管炎類型與結核型不同,多為免疫複合物型壞死性血管炎。神經纖維數目明顯減少,脫髓鞘和軸突變性共存。抗酸染色在施萬(雪旺)細胞和巨噬細胞內可查見麻風杆菌,巨噬細胞吞噬大量的麻風杆菌後形成所謂的“麻風球”,麻風杆菌的脂質積聚於巨噬細胞內形成所謂的泡沫細胞。
Chimelli(1997)分析了53例麻風神經病的腓腸神經、尺神經背側支、橈神經表淺支的活檢病理,結果顯示炎性病變40例(75%),肉芽腫反應7例(1.3%),不同程度纖維化35例(66%),內膜血管增生7例(1.3%)。絕大多數有不同程度的軸突變性和神經纖維脫失,有的完全脫失。9例(1.7%)可見髓鞘脫失和再生反應,15例(28%)在血管內皮細胞、施萬細胞和巨噬細胞內查見麻風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