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睾丸中的間質細胞(leydig cells)分泌睾酮(testosterone),受腦下垂體分泌LH的刺激調控影響。在體內起生物作用的是遊離睾酮和白蛋白結合睾酮。
健康男性從50~59歲開始出現血清總睾酮和遊離睾酮水平下降。一般遊離睾酮每年下降1.2%,白蛋白結合睾酮每年降低1.0%。原因:①隨年齡的增長,Leydig細胞總數減少,睾酮最大分泌率降低。②下丘腦垂體軸改變。LH脈衝式釋放減少,活性減弱,睾丸間質細胞不起反應。③某些慢性病促使血清睾酮水平下降。
男性更年期與女性不同。首先不是所有男性都有更年期,其次無確切的開始時間,再則表現差異性極大。男性更年期的症狀和體征包括前列腺增生、性功能減退、疲乏、情緒變化、乳腺發育和輕度女性化。此外,遊離睾酮對骨礦物質密度的維持起重要作用。因此,老年男性由於缺乏雄性激素可對骨密度、肌肉脂肪組織和造血功能等造成不良影響。
二、發病機製
循環中的(睾酮)T約54%與白蛋白結合(Alb-T),但是結合較鬆散;約44%與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結合,這種結合比較牢固;其餘2%遊離(FT)。Alb-T在組織毛細血管床中容易離解,釋放出T被組織利用,因而A1b-T和FT統稱為生物可利用T(Bio-T)。T的釋放有晝夜節律性,早晨釋放較多。午夜較少,但其晝夜節律性遠不如皮質醇明顯。
年齡老化對T分泌的影響盡管有相互矛盾的報道,但是,對88篇發表文獻的meta分析表明,年齡與T相關範圍為-0.68~ 0.68,為中等度相關,T水平有較大變異,一些老年男子的血清T水平可達青年男子正常值範圍的高限。但是,通過頻繁采血分析血清總T的分泌節律,可發現老年男子的晝夜節律喪失,無早晨分泌高峰出現。Bio-T測定證明,健康男子的血清Bio-T水平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的。血清SHBG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原因可能與肥胖和雌激素水平增高有關。馬薩諸塞州老年男子研究(MASS)的結論是平均每年SHBG增加1.2%,FT下降1.2%,A1b-T下降1.0%,總T下降0.4%。引起T分泌減少的原因可能是賴迪細胞的最大分泌能力下降或細胞數目減少,老年男子睾丸的血流量減少。
如果年齡老化造成原發性睾丸功能減退,血清LH水平必然會升高。反過來,如果LH水平升高,血清T水平會降低。此時即使血清T水平仍在正常範圍,亦提示存在賴迪細胞功能缺陷,T水平沒有顯著降低是垂體促性腺細胞增加LH分泌代償的結果。大多數研究報道老年男子的血清LH是隨年齡而增高的。有人發現老年男子的LH和FSH分子酸性更強,可能與分子所含的唾液酸不同有關,提示老年人LH的理化和生物學特性不同於青年人。老年男子的LH和FSH對外源性GnRH興奮的反應減低。LH脈衝分析發現,約40%的老年男子無脈衝出現,給予外源GnRH脈衝治療,可誘發LH脈衝分泌。血清FSH水平亦是隨年齡老化而增高的,雖然增高的程度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以上事實說明年齡老化伴有下丘腦-垂體功能改變,但是機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