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黏脂貯積症的病因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二、發病機製
本症是由多種水解酶缺陷引起的,利用病人成纖維細胞混合培養發現,此症的基本生化缺陷是幾種溶酶體酶的識別部位異常。溶酶體酶的正常組合需要細胞內的協同作用,即細胞合成、分泌水解酶,細胞表麵識別水解酶,繼之被溶酶體攝取,並固定於溶酶體內。細胞表麵識別水解酶,需要在細胞表麵和溶酶體水解酶上都有特異性部位。目前認為黏脂貯積症Ⅱ型係基因突變引起的幾種溶酶體酶發生識別部位缺損,也就是酶分子結構中的識別亞基異常所致。
Strecker等(1976)發現此症病人組織細胞神經氨酸酶缺乏,可能該種酶缺乏與多種溶酶體水解酶的識別部位異常有關,如己糖苷酶、葡萄糖苷酸酶、半乳糖苷酸酶等的識別部位缺損,造成過多的中性、酸性黏多糖及黏脂沉積於組織細胞內而致病。
病理:組織學改變主要限於間質細胞。肝組織活檢顯示大多數庫普弗細胞形態正常,而肝細胞內充有各種類型的包涵體,可含有無包膜的脂肪小滴,也有0.7~50nm的包涵體,這些包涵體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長方形結晶,並位於微絲物質內,微絲物質外包有一層膜。肝細胞內最多的一種包涵體含有親水物質,該物質具有成層結構或呈小球狀。腎髒的包(Bowan)氏囊細胞顯示有類似肝細胞所存有的包涵體,其大小為0.3~4.0nm,PAS染色呈陽性。腦組織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顯微鏡下顯示正常,但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神經元、星狀細胞和血管周圍上皮細胞有0.3~1.5nm的透明包涵體,周圍有包膜空泡,空泡內有均勻而細小的顆粒基質,這種基質含有少量的成層結構,還有較致密的、周圍有包膜的親水包涵體。髂骨脊活檢顯示軟骨細胞質內含有大量溶酶體,溶酶體內含有細小、網狀、顆粒狀及有膜的包涵體。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包涵體內沉積有中性、酸性黏多糖和黏脂。顯微鏡檢查可發現軟骨內骨化明顯障礙,伴有完全性增生、肥大性軟骨脫鈣區。原有的骨小梁短,近骨幹處混有持續存在的軟骨區。所有器官的成纖維細胞內均含有大量周圍有包膜的空泡,從而使成纖維細胞呈明顯的氣球樣。周圍淋巴細胞也可有多數大空泡。所有器官成纖維細胞內的包涵體均為多形性,從透明空泡到致密親水小體或成層排列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