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在胚胎發育早期,肺血管床與總主靜脈、臍卵黃囊靜脈係統連接。以後,右側總主靜脈衍化為右側上腔靜脈、奇靜脈,左側總主靜脈衍化為左側上腔靜脈、冠狀靜脈竇。臍卵黃囊靜脈係統衍化為下腔靜脈、靜脈導管、門靜脈等。在孕25~27天時,與原始心髒還沒有直接的連接。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肺靜脈除了與支氣管靜脈保持連接外,與主靜脈、卵黃囊靜脈係統的連接消失,最後肺靜脈融合於原始心房。肺靜脈床與總主靜脈、臍卵黃囊靜脈係統的連接渠道尚存在時心房第一隔異常的偏左可導致肺總靜脈融合於右心房或肺總靜脈發育障礙、未與原始心房融合,均可致肺靜脈連接異常。肺靜脈血彙至左總主靜脈導致肺靜脈與左上腔靜脈、冠狀靜脈竇連接。肺靜脈血彙至右總主靜脈則與右上腔靜脈、奇靜脈連接。肺靜脈彙至臍卵黃囊靜脈,則肺靜脈與門靜脈、靜脈導管或下腔靜脈連接。肺總靜脈閉鎖或其與原始左心房融合障礙的程度及發生時間不同即形成不同類型的肺靜脈連接異常。
二、發病機製
1、病理解剖
部分性肺靜脈連接異常可單獨存在,或合並其他心髒畸形,最常見的是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少見的有二尖瓣狹窄、右室雙出口、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動脈導管未閉、右位心等。本病類型很多,如右上肺靜脈直接引流入右上腔靜脈、右肺靜脈與右心房連接、右肺靜脈與下腔靜脈連接、左肺靜脈與左無名靜脈連接,以右肺靜脈與右上腔靜脈連接最常見,右肺靜脈異常較左肺靜脈常見。同側肺靜脈彙入同側的心房可見於心脾綜合征及共同心房時。
(1)右肺靜脈與右上腔靜脈或右心房連接:
最常見,約占3/4。右肺上葉和中葉的肺靜脈分別與上腔靜脈相連在奇靜脈入口與右心房、上腔靜脈連接處之間,而右下肺葉肺靜脈正常回流入左心房。常伴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偶爾上腔靜脈騎跨在缺損上。
1)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
活動後心悸、氣短、疲勞是最常見的症狀。但部分兒童可無明顯症狀。房性心律紊亂多見成年患者。若有嚴重肺動脈高壓引起右向左分流者,出現紫紺。
2)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
活動後感心悸、氣短,易發生呼吸道感染。伴有嚴重二尖瓣關閉不全者,早期可出現心力衰竭及肺動脈高壓等症狀。患兒發育遲緩。心髒擴大,心前區隆起。
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無法封堵,隻能手術修補。這種類型的房間隔缺損往往可能伴有肺靜脈的異常連接,如果這樣手術中也可以一並矯正。
(2)右肺靜脈與下腔靜脈相連:
所有右肺靜脈(偶可為右肺中、下葉的肺靜脈)形成共幹彙入下腔靜脈,此類型不多見。共幹與下腔靜脈的連接在胸片上右下肺野呈特征性新月形陰影,故又可稱為“軍刀綜合征”(scimitarsyndrome),尚伴有心髒異位、右肺發育不良、主動脈異常血管供應右肺等畸形。
軍刀綜合征(scimitarsyndrome)即肺發育不全綜合征,亦稱彎刀綜合征,最先由Neil等(1960)提出。該征是一種先天性血管畸形,屬肺靜脈畸形引流的一類型(心下型),其特點是右肺靜脈開口於下腔靜脈。它是由於部分肺靜脈回流異常而導致的一組病征,其主要特征為:
①右肺發育不全;
②由於畸形的靜脈,X線檢查發現沿右心緣有彎刀狀陰影;
③心髒向右移位,近似右位心。
2、病理生理
本病目前尚未發現肺靜脈梗阻,故血流動力學特征僅為部分連接異常的肺靜脈左向右分流。單支肺靜脈連接異常其血流量僅占所有肺靜脈血流的20%,因而無明顯的臨床表現。
在伴有房間隔缺損時,血流動力學變化包括心房水平、肺靜脈水平的左向右分流。肺動脈高壓較少發生。但彎刀綜合征患兒,若伴有肺實變、肺動脈肌層增厚,肺血管阻力增加,可出現肺動脈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