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腹股溝斜疝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1.腹部肌肉的退行性病變 在正常情況下,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遊離緣對內環和腹股溝管都具有括約肌作用,當其收縮時內環和腹股溝區間隙縮小,可增強腹壁的抵抗力。老年時因肌肉的退行性病變,即膠原纖維退化數量多於合成,而使這些肌肉的收縮力減弱,成為老年性腹股溝斜疝的病理基礎。
2.並存腹內壓升高的疾病 腹內壓升高是疝的重要誘發因素,而且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和慢性支氣管炎等易造成長期腹內壓增高,進一步促進了老年人腹股溝疝的發生、發展。
二、發病機製
雖然老年人的腹膜鞘突已經閉鎖,但仍在腹膜口處遺留漏鬥形缺陷或內環較大,而且腹股溝區無肌肉保護,且又有精索穿越通過,形成了一薄弱區。在正常情況下,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遊離緣對內環和腹股溝管都具有括約肌作用。當這些肌肉收縮時,其遊離緣包括腹直肌都向腹股溝韌帶靠攏,凹間韌帶以及內環一起被牽向外上方,從而使內環和腹股溝區間隙縮小,增強腹壁的抵抗力,阻止疝的形成。老年人由於衰老、組織發生退行性病變,使腹壁肌肉薄弱及腹橫筋膜更脆弱,橫肌腱膜弓和腹內斜肌難與腹股溝韌帶靠攏,嵌閉機製失效,致使該區對腹內壓力抵抗作用削弱。加之老年人群較普遍存在使腹內壓增高的疾病,當腹內壓力驟增時,這些肌肉就失去防衛功能,內環鬆弛,腹內髒器乘機在內環處將腹膜向外推,形成腹股溝斜疝。
膠原蛋白作為腹橫筋膜的主要成分,對維持腹橫筋膜的抗張力強度起著決定性作用。已有研究證實,腹外疝病人的腹橫筋膜彈力纖維斷裂,膠原染色可見膠原結構稀疏、分離。由此可見,腹橫筋膜抵禦生理性或病理性腹內壓升高的能力取決於所含膠原纖維的組成和其強度,而腹股溝區腹橫筋膜膠原的含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兩者呈明顯負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代謝減慢,組織中的膠原因更新速率減慢而老化,易被破壞,致其含量減少。同時,成纖維細胞增殖受抑,數量也明顯減少,這種退行性的組織改變,與血清中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比率失衡及抗胰蛋白酶的缺乏有關。此外,老年人長期吸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如自由基等進入血液循環,也擾亂了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係統,從而破壞了腹橫筋膜的彈性蛋白和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