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大網膜扭轉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扭轉少見,無明顯原因,可能和解剖變異有關,均為單極性,即一個固定點,可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繼發性扭轉常因大網膜和腹腔內病變,如腫瘤、炎症病灶,甚或與疝囊粘連,比原發性扭轉稍多見,常為雙極性,即有兩個固定點。具體病因有3點:
1.解剖學因素
(1)大網膜具有很大的活動性.大網膜按其下緣部位分為3型:遊離緣在臍上者為上腹型,占(13.70±1.86)%,達臍下與髂前上棘連線之間稱為中腹型,占(46.36±2.60)%,遊離緣在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以下者為下腹型,占(39.4±2.64)%。下腹型遊離緣在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以下者下緣部較長,活動度大,因此下腹型較易發生扭轉。
(2)大網膜的解剖變異:大網膜的右側部分較肥厚且較長,有的大網膜呈舌狀突出,有的大網膜肥大而蒂長,還有副網膜,分叉網膜等。
(3)妊娠期的大網膜:由於子宮的增大,小腸及大網膜上移,大網膜有不同程度的卷曲。
2.病理學因素 有大網膜靜脈擴張,肥胖患者網膜脂肪分布的不均勻,腹內炎性病變而引起的大網膜的粘連,斜疝及術後大網膜的粘連,大網膜囊腫,大網膜畸胎瘤,大網膜血管脂肪瘤,大網膜包裹移植脾塊術後扭轉等。
3.運動學因素 持續的劇烈活動,突然的改變體位,均可能造成大網膜的扭轉,尤其是在病理狀況下的大網膜。大網膜本身不能活動,但胃腸的蠕動可作用於大網膜,在突然的體位變動後不但大網膜本身翻動,胃腸的蠕動也是造成其扭轉的因素。大多數人均為右勢,大網膜扭轉較多發生於右側,其主要原因:不但有右側大網膜較肥大及活動性大的緣故,雙下肢運動的用力不勻,帶動雙側腰部肌群作用於腹內腸管和大網膜,不平衡、反向作用的結果,亦是引起大網膜扭轉的原因,且同時為順時針的扭轉。
二、發病機製
大網膜扭轉多發生於大網膜右側部分,也有相當一部分為大網膜中下部,亦有少部分為大網膜左側部。大多數為順時針扭轉,扭轉可達數周。扭轉後遠端均有壞死,形成包塊,發紺,呈紫紅色,質稍硬,腹腔內有數百毫升淡紅色血性滲出液,術後病理診斷均為大網膜組織出血壞死,有中性白細胞滲出,術後病理診斷為大網膜組織出血壞死,有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