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腦膜下血腫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急性硬腦膜下血腫是由腦挫裂傷皮質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屬複合型硬膜下血腫。急性硬膜下血腫出血來源多為腦挫裂傷皮質動靜脈破裂,多為複合型硬膜下血腫,即與同部位腦內血腫、腦挫傷並存,個別與硬膜外血腫並存;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腫出血來源於橋靜脈損傷,原發損傷輕微,此類血腫多不伴有腦挫裂傷或腦挫傷輕微,稱為單純性血腫。
二、發病機製
減速性損傷所引起的對衝性腦挫裂傷,血腫常在受傷的對側,為臨床最常見者;加速性損傷所致的腦挫裂傷,血腫多在同側。一側枕部著力,因大腦在顱腔內相對運動,凸凹不平的前、中顱窩底可致對側額顳部腦挫裂傷及血管撕裂發生複合性硬膜下血腫;枕部中線著力易致雙側額葉、顳極部血腫;頭部側方著力時,同側多為複合性硬膜下血腫或硬膜外血腫,對側可致複合性或單純性硬膜下血腫;前額部的損傷,青年人受傷暴力大可形成複合性血腫,單純性硬膜下血腫少見,因枕葉靠近光滑的小腦幕,極少出現對衝性損傷及對衝部位的硬膜下血腫,而老年人因存在一定程度腦萎縮且血管脆性增加,額部著力外傷易發生硬膜下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