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膽管癌(膽管癌 )

別名:
膽管細胞癌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外科手術治愈率約為75%
多發人群:
發病年齡多為50~70歲,但也...
發病部位:
典型症狀:
肚子疼 惡心 腹部不適 腹水 膽囊增大
並發症:
肝硬化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腫瘤科 肝膽外科 消化內科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膽管癌是怎麼回事?

  一、發病原因

  膽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發現與下列因素有關:

  1.膽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

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膽管癌發生的基礎,因為臨床上發現與膽管癌有聯係的疾病均可導致膽管慢性炎症。膽汁中某些物質(如膽汁酸的代謝產物)長期對膽道黏膜的刺激,導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2.膽管、膽囊結石

20%~57%的膽管癌患者伴有膽結石,因而認為結石的慢性刺激可能是致癌因素。

  3.潰瘍性結腸炎

 有報道,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膽管癌發生率較一般人群高10倍。伴潰瘍性結腸炎的膽管癌患者發病年齡較一般者早20~30年,平均為40~45歲,常有長期的結腸炎病史,病人門靜脈係統的慢性菌血症可能是誘發膽管癌和PSC的原因,病變多波及全結腸,潰瘍性結腸炎致膽道癌可能與慢性門靜脈菌血症有關。

  4.膽管囊性畸形(先天性膽管擴張症)

先天性膽管囊腫容易癌變已成為共識,先天性膽管囊腫病人膽管癌的發病率高達2.5%~28%,膽管囊性畸形者發生癌變較正常人早20~30年。盡管75%的膽管囊性畸形在嬰兒期和兒童期出現症狀,但就膽管癌的發生來說,有3/4的患者是成年期出現膽管囊性畸形症狀者。關於膽管囊性畸形導致膽管癌變的機製,有人認為胰管彙入膽管的開口異常高時,會使胰液反流入膽管引起膽管上皮惡變。其他可能導致惡變的因素有膽汁淤滯、結石形成和囊腔內慢性炎症等。

  5.肝吸蟲(中華分支睾吸蟲)感染

華支睾吸蟲感染也被認為與膽管癌的發生有一定聯係,雖然華支睾吸蟲多寄生於肝內膽管,但也可寄生在肝外膽管,蟲體本身及代謝產物對膽管黏膜上皮長期刺激,引起膽管黏膜增生,產生瘤樣改變、癌變。

  6.膽道手術史

膽管癌可發生在手術多年之後,可發生在不含結石的膽管,主要是慢性膽道感染導致上皮間變,常是在膽道內引流術後。

  7.放射性二氧化釷

與釷有接觸史的患者中,膽管癌的發病年齡較無釷接觸史者早10年,其平均潛伏期為35年(接觸釷後),且較多發生在肝內膽管樹的末梢。

  8.硬化性膽管炎惡變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病人患膽管癌的機會也高於一般人群,PSC亦與潰瘍性結腸炎有關。

  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國內部分膽管癌病人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二者之間是否有聯係尚待進一步闡明。

  10.K-ras基因突變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膽管癌K-ras基因12密碼子突變率達77.4%,說明K-ras基因突變在膽管癌的發生中可能起比較重要的作用。

  此外,可能與胰液反流、膽汁淤滯、結石形成、膽管良性腫瘤惡變、肝髒幹細胞的腫瘤樣分化有關。均可造成對膽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進而誘發膽管癌。

  二、發病機製

  膽管癌可發生在肝外膽管的各個部位,其中以近段膽管(肝門部膽管)最多見,約占58%;中遠段膽管分別占13%和18%(圖1),發生在膽囊管者占4%,另有7%為彌漫發生。

  1.病理特征

  (1)肉眼形態學分類:

根據腫瘤的大體形態可將膽管癌分為乳頭狀型、硬化型、結節型和彌漫浸潤型4種類型。其中以浸潤型較多見,其次為結節型,而乳頭型較少見。膽管癌一般較少形成腫塊,而多為管壁浸潤、增厚、管腔閉塞;癌組織易向周圍組織浸潤,常侵犯神經和肝髒;病人常並發肝內和膽道感染而致死。

  ①乳頭狀癌:

大體形態呈乳頭狀的灰白色或粉紅色易碎組織,常為管內多發病灶,向表麵生長,形成大小不等的乳頭狀結構,排列整齊,癌細胞間可有正常組織。好發於下段膽管,易引起膽管的不完全阻塞。此型腫瘤主要沿膽管黏膜向上浸潤,一般不向膽管周圍組織、血管、神經淋巴間隙及肝組織浸潤。手術切除成功率高,預後良好。

  ②硬化型癌:

表現為灰白色的環狀硬結,常沿膽管黏膜下層浸潤,使膽管壁增厚、大量纖維組織增生,並向管外浸潤形成纖維性硬塊;伴部分膽管完全閉塞,病變膽管伴潰瘍,慢性炎症,以及不典型增生存在。好發於肝門部膽管,是肝門部膽管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硬化型癌細胞分化良好,常散在分布於大量的纖維結締組織中,容易與硬化性膽管炎、膽管壁慢性炎症所致的瘢痕化、纖維組織增生相混淆,有時甚至在手術中冷凍組織病理切片檢查亦難以作出正確診斷。硬化型癌有明顯的沿膽管壁向上浸潤、向膽管周圍組織和肝實質侵犯的傾向,故根治性手術切除時常需切除肝葉。盡管如此,手術切緣還經常殘留癌組織,達不到真正的根治性切除,預後較差。

  ③結節型癌:

腫塊形成一個突向膽管遠方的結節,結節基底部和膽管壁相連續,其膽管內表麵常不規則。瘤體一般較小,基底寬、表麵不規則。此型腫瘤常沿膽管黏膜浸潤,向膽管周圍組織和血管浸潤程度較硬化型輕,手術切除率較高,預後較好。

  ④彌漫浸潤型癌:

較少見,約占膽管癌的7%。癌組織沿膽管壁廣泛浸潤肝內、外膽管,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管周結締組織明顯炎症反應,難以確定癌原始發生的膽管部位,一般無法手術切除,預後差。

  (2)組織學分類:

95%以上的膽管癌為腺癌,少數為鱗狀上皮癌、黏液癌,囊腺癌等,在原發性肝外膽管癌中,以膽總管癌最多見,33%~40%;其次為肝總管癌,30%~32%;肝總管分叉處,為20%;膽囊管4%。

  肝外膽管癌組織學缺乏統一的分類,常用的是按癌細胞類型分化程度和生長方式分為6型:①乳頭狀腺癌;②高分化腺癌;③低分化腺癌;④未分化癌;⑤印戒細胞癌;⑥鱗狀細胞癌等,以腺癌多見。分型研究報告各家不盡一致,但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仍為乳頭狀腺癌、高分化腺癌,占90%以上,少數為低分化腺癌與黏液腺癌,也有罕見的膽總管平滑肌肉瘤的報告等。

  2.轉移途徑

約71.4%的膽管癌有直接浸潤或轉移,其中33.3%波及肝髒,33.3%波及所屬淋巴結,17.5%為腹膜播散。由於膽管周圍有血管、淋巴管網和神經叢包繞,膽管癌細胞可通過多通道沿膽管周圍向肝內或肝外擴散、滯留、生長和繁殖。膽管癌的轉移包括淋巴轉移、血行轉移、神經轉移、浸潤轉移等,通過以上多種方式可轉移至其他許多髒器。肝門部膽管癌細胞可經多通道沿膽管周圍淋巴、血管和神經周圍間隙,向肝內方向及十二指腸韌帶內擴散和蔓延,但較少發生遠處轉移。

  (1)淋巴轉移:

較常見。常轉移至肝門部和胰周淋巴結,較少發生遠處淋巴轉移,以上段膽管癌淋巴結轉移率較高。膽管在肝內與門靜脈、肝動脈的分支包繞在Glisson鞘內,其中尚有豐富的神經纖維和淋巴。Glisson鞘外延至肝十二指腸韌帶,其內存在更豐富的神經纖維、淋巴管、淋巴結及疏鬆結締組織,而且膽管本身有豐富的黏膜下血管和淋巴管管網。近年來隨著高位膽管癌切除術的發展,肝門的淋巴結引流得到重視。有人在27例肝門部淋巴結的解剖中,證明肝橫溝後方門靜脈之後存在淋巴結,粗大的引流淋巴管伴隨著門靜脈,且在膽囊淋巴結、膽總管淋巴結與肝動脈淋巴結之間有粗大的淋巴管相通。

  淋巴轉移為膽管癌最常見的轉移途徑,並且很早期就可能發生。有報道僅病理檢驗限於黏膜內的早期膽管癌便發生了區域淋巴結轉移。膽管癌的淋巴結分組有:①膽囊管淋巴結;②膽總管周圍淋巴結;③小網膜孔淋巴結;④胰十二指腸前、後淋巴結;⑤胰十二指腸後上淋巴結;⑥門靜脈後淋巴結;⑦腹腔動脈旁淋巴結;⑧肝固有動脈淋巴結;⑨肝總動脈旁前、後組淋巴結;⑩腸係膜上動脈旁淋巴結,又分為腸係膜上動脈、胰十二指腸下動脈和結腸中動脈根部以及第一支空腸動脈根部4組淋巴結。總體看來,肝門部膽管癌淋巴結轉移是沿肝動脈途徑為主;中段膽管癌淋巴結轉移廣泛,除了侵犯胰後淋巴結外,還可累及腸係膜上動脈和主動脈旁淋巴結;遠段膽管癌,轉移的淋巴結多限於胰頭周圍。

  (2)浸潤轉移:

較為常見。膽管癌細胞沿膽管壁向上下及周圍直接浸潤是膽管癌轉移的主要特征之一。上部膽管癌向鄰近膽管的肝髒浸潤,中部膽管癌向肝固有動脈和門靜脈浸潤,下部膽管癌向胰腺浸潤。癌細胞多在膽管壁內彌漫性浸潤性生長,且與膽管及周圍結締組織增生並存,使膽管癌浸潤範圍難以辨認,為手術中判斷切除範圍帶來困難。此外,直接浸潤的結果也導致膽管周圍重要的毗鄰結構如大血管、肝髒受侵,使手術切除範圍受限而難以達到根治性切除,而癌組織殘留是導致術後很快複發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轉移是上部膽管癌的主要轉移方式,腹膜播散較少見。

  (3)血行轉移:

可達全身,最常見為肺,達10%~25%。病理學研究表明,膽管癌標本中及周圍發現血管受侵者達58.3%~77.5%,說明侵犯血管是膽管癌細胞常見的生物學現象。膽管癌腫瘤血管密度與癌腫的轉移發生率明顯相關,且隨著腫瘤血管密度的增加而轉移發生率也升高,提示腫瘤血管生成在膽管癌浸潤和轉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臨床觀察到膽管癌常常發生淋巴係統轉移,事實上腫瘤血管生成和血管侵犯與淋巴轉移密切相關。因此,在膽管癌浸潤和轉移發生過程中,腫瘤血管生成和血管侵犯是基本的環節。

  (4)沿神經蔓延:

神經侵犯發生率可達33.3%~83.4%,故臨床上以黃疸和疼痛為多見症狀。支配肝外膽道的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在肝十二指腸韌帶上組成肝前神經叢和肝後神經叢。包繞神經纖維有一外膜完整、連續的間隙,稱為神經周圍間隙(perineural space)。以往多認為,神經周圍間隙是淋巴係統的組成部分,但後來通過光鏡和電鏡觀察證明,神經周圍間隙是一個獨立的係統,與淋巴係統無任何關係,腫瘤細胞通過神經周圍間隙可向近端或遠端方向轉移。統計表明,神經周圍間隙癌細胞浸潤與肝及肝十二指腸韌帶結締組織轉移明顯相關,提示某些病例肝髒、肝十二指腸韌帶及周圍結締組織的癌轉移可能是通過神經周圍間隙癌細胞擴散而實現的。因此,神經周圍間隙浸潤應當是判斷膽管癌預後的重要因素。

  3.膽管癌的臨床病理分期

目前臨床上多使用國際抗癌聯盟(UICC)的TNM分期標準,對衡量病情、確定治療策略和評估預後是一個重要參考(表2)。

  Bismuth-Corlette根據病變發生的部位,將肝門部膽管癌分為如下5型(圖2),現為國內外臨床廣泛使用:

  Ⅰ型:腫瘤位於肝總管,未侵犯彙合部;

  Ⅱ型:腫瘤位於左右肝管彙合部,未侵犯左、右肝管;

  Ⅲ型:腫瘤位於彙合部膽管並已侵犯右肝管(Ⅲa)或侵犯左肝管(Ⅲb);

  Ⅳ型:腫瘤已侵犯左右雙側肝管。

  在此基礎上,國內學者又將Ⅳ型分為Ⅳa及Ⅳb型。

膽管癌相關醫生

更多>

  • 曾繼宗,主任醫師
    曾繼宗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普外科腫瘤的診斷治療

  • 王慶平,主任醫師
    王慶平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肝膽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對腹部腫瘤胃癌、大腸癌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臨床經驗

  • 蘇長青,主任醫師
    蘇長青 主任醫師
    未開通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腫瘤學

  • 吳敏,主任醫師
    吳敏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各種細胞類型肺癌的治療;腫瘤熱療;乳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結直腸癌治療;纖支鏡診斷治療。

膽管癌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元氣奇跡氯化高鐵血紅素可以調整大腦供血不足和抵抗力下降嗎,能長期服用嗎

一般情況下,元氣奇跡氯化高鐵血紅素對大腦供血不足和貧血導致的抵抗力下降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元氣奇跡的核心有效成分為氯化高鐵血紅素,其主要作用是通過補充血紅素,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用於營養不良性貧血的治療。針對大腦供血不足,若頭暈、乏力等症狀由營養不良性貧血導致的血紅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攜氧能力不足)引發,補充血紅素可逐步提升血紅蛋白水平,從而間接改善腦部供氧,緩解因貧血引發的腦供血不足症狀。長期缺鐵性貧血可能會導致免疫細胞活性降低、代謝功能減弱,進而影響免疫力,導致抵抗力下降。補充氯化高鐵血紅素糾正貧血後,可一定程度恢複免疫係統正常運作。而且元氣奇跡是作為輔助調理,長期服用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外陰瘙癢有包塊怎麼辦

外陰瘙癢有包塊需要針對病因治療,才能夠有效的得到改善。如果是由於過敏性收縮導致的,可以外用乳酸菌塗抹,能夠起到止癢作用,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比如氯雷他定或者是西替利嗪。對於尖銳濕疣所造成的,也可以通過激光或者是冷凍的方式治療,針對性治療才能夠改善症狀。

如何彩光脫毛

彩光脫毛需要清洗脫毛部位,然後使用刮刀刮除脫毛部位,並且還需要塗抹上冷凝膠,而且需要根據皮膚顏色以及毛發濃密程度調整光子照射能量,從而有效地去除汗毛,使皮膚變得白皙光滑,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好。彩光脫毛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疼痛、紅腫情況,還應加強局部護理,短時間內不宜沾水。

脖子發黑冼不掉怎麼辦

脖子發黑冼不掉可以通過塗抹遮蓋霜的方法來掩蓋,脖子黑可能是長時間曬太陽所導致的,容易導致皮膚當中的黑色素變得比較活躍,會使黑色素上浮到皮膚的表層,從而出現皮膚變黑的情況,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並沒有任何異常,一般不需要過於擔心,但是平時外出的時候需要做好防曬。

同房後下麵疼痛怎麼回事?

同房後下麵疼痛可能是性行為過於粗暴導致,也有可能是婦科炎症引起。出現這種症狀時,可以通過局部冷敷的方式緩解,如果症狀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就需要去醫院做白帶常規以及婦科B超檢查,明確病因後再對症治療,比如對於陰道炎引發的該症狀,可以外用甲硝唑栓劑,結合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療。

下麵塞藥自己怎麼塞

下麵塞藥患者需要將手部清潔幹淨,帶上指套之後將藥物放入到陰道內,避免出現感染。當患者出現陰道炎或者是盆腔炎的時候,可以選擇直接在陰道內用藥,能夠直接到達病灶,起到消炎殺菌效果改善,出現的白帶異常增多,以及外陰部位有瘙癢症狀。用藥期間可以選擇穿純棉透氣性比較好的內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