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細菌性痢疾(細菌性痢疾 )

別名:
菌痢,誌賀菌病
傳染性:
有傳染性
治愈率:
經過治療後99%可以痊愈治療。
多發人群:
所有人群
發病部位:
典型症狀:
惡心 陣發性腹痛 黏液便 稀便 大便酸臭
並發症:
甲營養不良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傳染科 消化內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細菌性痢疾是怎麼回事?

  一、細菌性痢疾病因

  痢疾杆菌是革蘭氏陰性兼性菌,所有痢疾杆菌均能產生內毒素、細胞毒素、腸毒素(外毒素),誌賀氏痢疾杆菌尚可產生神經毒素。不具動力,最適宜溫度為37℃,陽光直射有殺滅作用,加熱60℃10分鍾即死,一般消毒劑能將其殺滅。在普通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在水果、蔬菜及醃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陰暗潮濕及冰凍條件下生存數周。

  誌賀氏菌屬有菌體抗原O及表麵抗原K,有其群與型的特異性,據生化反應及抗原組成,痢疾杆菌可分為4群:

  ① A群:包括誌賀氏菌及其血清型1~15;

  ② B群:包括福氏菌及其血清型:1a~c、2a~b、3a~c、4a~c、x、y等;

  ③ C群:包括鮑氏菌及其血清型1~18;

  ④ D群:宋內氏菌屬:1。

  臨床上可以特異性血清作凝集反應加以定型。福氏菌感染易轉為慢性,宋內氏菌感染則多呈不典型發作,誌賀菌的毒力最強,可引起嚴重症狀。目前以福氏和宋內氏菌占優勢,某些地區仍有誌賀氏菌群流行。

  痢疾杆菌對結腸粘膜上皮細胞有吸附和侵襲作用,對腸粘膜上皮細胞具有侵襲力的菌株才能引起結腸典型病變,而對上皮細胞無侵襲力的菌株並不引起病變。痢疾杆菌侵入腸粘膜上皮和因有層,並在其中繁殖,引起腸粘膜的炎症反應,固有層呈現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充血,並有細胞及血漿的滲出與浸潤、甚至可致固有層小血管循環衰竭,從而引起上皮細胞變性甚至壞死,壞死的上皮細胞脫落後可形成小而淺表的潰瘍,因而產生腹痛、腹瀉、膿血便。直腸括約肌受刺激而有裏急後重感,內毒素可致全身發熱。

  胃酸、腸道菌群產生的短鏈脂肪酸、過氧化氫以及大腸杆菌素等,對痢疾杆菌有殺滅或拮抗作用。人體腸粘膜產生的分泌型IgA等特異性抗體,對痢疾杆菌有重要排斥作用。某些足以降低人體全身和胃腸道局部防禦功能的因素,如慢性病、過度疲勞、暴飲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則有利於痢疾杆菌侵入腸粘膜而致病。

  中毒性菌痢的全身中毒症狀與腸道病變程度不一致,雖有毒血症症狀,但腸道炎症反應極輕。除痢疾杆菌內毒素作用外,可能與某些兒童具特異體質,對細菌毒素呈現強烈反應,引致微血管痙攣、缺血和缺氧,導致DIC、重要髒器功能衰竭、腦水腫和腦疝。

  二、發病機製-文章來源

大洋健康

1、發病機製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產生內毒素,誌賀菌還能產生外毒素,以上幾種痢疾杆菌在臨床上都能引起普通型與中毒型痢疾,鑒定病菌血清型,有助於追查傳染源,傳播途徑和判斷預後,也有助於抗菌藥物的選用。

  痢疾菌經口進入胃腸後,必須突破胃腸道的防禦才能致病,痢疾菌有較強的耐酸能力,因此容易經胃侵入腸道,在腸液堿性環境中很快繁殖,痢疾菌依靠自己的侵襲力直接侵入腸黏膜上皮細胞並在其內繁殖,然後進入固有層繼續繁殖,並引起結腸的炎症反應,痢疾菌在固有層中被吞噬細胞吞噬,少量痢疾菌到達腸係膜淋巴結,也很快被單核吞噬細胞係統消滅,因而痢疾杆菌敗血症極為少見。

  2.病理生理改變

除結腸組織的炎症外,尚可引起固有層微循環障礙,使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形成淺表性潰瘍,因而產生腹痛,腹瀉,裏急後重,黏液和膿血便等。

  (1)急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變常累及整個結腸,以乙狀結腸及直腸最為顯著,嚴重時可波及回腸下段,以滲出性炎症為主,可分為:

  ①充血水腫期:

初起以卡他炎症,表現為黏膜及黏膜下層充血,水腫及中性粒細胞浸潤黏液分泌增多,進一步發展為大量纖維蛋白性滲出物覆蓋於表麵,隨後黏膜表層組織及滲出的細胞壞死,兩者融合,形成一層灰白色糠皮樣附著物即假膜,在假膜下殘餘的黏膜中,血管擴張充血,並有許多中性粒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極度充血,水腫。

  ②潰瘍形成期:

黏膜上皮假膜脫落後形成潰瘍,這種潰瘍一般小麵積,表淺,邊緣不規則,雖侵入到黏膜下層,但很少侵犯肌層,所以不引起穿孔。

  ③潰瘍愈合期:

隨著治療及人體抵抗力的增強,炎症消散,潰瘍逐漸愈合,小潰瘍可通過黏膜上皮再生而愈合,大潰瘍通過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瘢痕而愈合,有時瘢痕周圍黏膜增生,呈現息肉,腸內病變由於感染的菌群不同而異,急性非典型菌痢分期不明顯,病變較輕微,有的僅有腸黏膜的充血水腫。

  (2)慢性菌痢病理改變:

病變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最常見,其次是升結腸和回腸下段,腸黏膜水腫增厚亦可形成潰瘍,潰瘍常遷延不愈,有時雖漸愈合,但因潰瘍麵積較大,可形成凹陷性瘢痕,周圍有息肉形成,有時瘢痕組織收縮,可引起腸腔狹窄,有的潰瘍愈合不完全,黏膜上可見腸腺黏液囊腫形成,囊腫內可不斷排出痢疾杆菌,使病情反複發作。

細菌性痢疾相關醫生

更多>

  • 馮培民,主任醫師
    馮培民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腸病、消化性潰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慢性肝病、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腸病、慢性膽囊炎、消化係統腫瘤等疾病的的中西醫結合臨床防治,對於痞滿、胃痛、反酸,腹痛、脅痛、鼓脹、黃疸、虛勞、便秘、泄瀉、痢疾、便血、嘔血、口臭等

  • 王昌成,主任醫師
    王昌成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對消化係統疾病的診治理論基礎紮實,臨床經驗豐富,內鏡檢查與治療技術嫻熟。

  • 劉樹青,主任醫師
    劉樹青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消化內科各種疾病診治,尤其擅長內鏡下的檢查和治療,如胃鏡、腸鏡、無痛胃鏡檢查,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治療膽總管結石、膽道內支架置放、食道擴張及支架置放、內鏡下胃腸息肉摘除,內鏡下止血、取異物等。

  • 李紅玲,主任醫師
    李紅玲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內鏡檢查與治療,如胃鏡、腸鏡、無痛胃鏡檢查,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治療膽總管結石,內鏡下胃腸息肉摘除,內鏡下止血、取異物等。

細菌性痢疾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腦梗患者能否去飲酒

腦梗患者不宜飲酒。飲酒會刺激血管收縮,增加心髒負擔,導致血壓升高,從而增加腦梗複發的風險。酒精還會影響肝髒功能,降低肝髒對藥物的代謝能力,影響腦梗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此外,酒精對神經係統有抑製作用,可能加重腦梗患者的神經功能障礙。因此,腦梗患者應嚴格戒酒,以降低疾病複發風險,促進康複。

肋軟骨炎有哪些典型的症狀

肋軟骨炎,也稱為Tietze綜合征,是一種影響肋骨與胸骨連接處軟骨的炎症性疾病。其典型症狀包括局部胸壁疼痛,尤其是在肋骨與胸骨連接處,疼痛可能隨呼吸、咳嗽或活動而加劇。患者可能會在受影響的肋軟骨區域觸及到腫脹或硬化的軟骨。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局部壓痛,但通常無全身症狀,如發熱或體重減輕。肋軟骨炎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和體格檢查,有時需要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髕韌帶的損傷能自愈嗎

髕韌帶損傷是否能自愈取決於損傷的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輕度損傷在適當的休息和保護下,可能通過身體自身的修複機製逐漸恢複。然而,中度或重度損傷可能需要物理治療、運動康複甚至手術治療來促進愈合。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避免過度使用受傷部位,以免加重損傷。建議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康複,以確保最佳的恢複結果。

腰閃了怎麼快速的恢複

腰部扭傷後,應立即停止活動,避免進一步損傷。可以采取冷敷處理,以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通常在受傷後的24-48小時內進行。之後,可以轉為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放鬆。同時,保持適當的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在醫生指導下,可以進行適度的腰部拉伸和加強鍛煉,以增強腰部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此外,保持良好的姿勢和正確的舉重技巧也是預防再次受傷的關鍵。如症狀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治療和指導。

肺癌會遺傳的嗎

肺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存在一定關聯,但並非直接遺傳性疾病。部分研究表明,具有家族肺癌史的人群患肺癌的風險相對較高,這可能與遺傳因素、共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然而,並非所有肺癌患者都有家族史,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在肺癌的發生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雖然遺傳因素可能增加個體患肺癌的風險,但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並非唯一決定因素。

地包天矯正的方法是什麼

地包天,即下頜前突,是一種常見的牙齒錯位問題。矯正方法主要包括正畸治療和外科手術。正畸治療通常適用於青少年患者,通過佩戴牙套、牙箍等矯正裝置,逐步調整牙齒和頜骨的位置,以達到矯正效果。對於成人患者或錯位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如頜骨矯正手術,以改變頜骨的位置和形態。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定期複查,以監測矯正進展,並根據醫生指導調整治療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