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成年患者中,革蘭陽性球菌是非淋球菌性化膿性關節炎中最常見的致病菌,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占60%。近來革蘭陰性菌及非A型鏈球菌引起的關節炎變得越來越普遍,同時肺炎球菌更少。此外,厭氧菌的發現較為常見,可能與厭氧菌培養技術的改進有關。肺炎球菌性關節炎在抗生素發明前相當常見,目前僅占細菌性關節炎的5%。常見於創傷患者或嗜酒者。50%病人有關節外感染,如肺炎球菌或腦膜炎。多見於兒童。海洛因吸毒者以銅綠假單胞菌及腸杆菌屬更為多見,感染部位多見於胸鎖關節,骶髂關節以及椎間關節,考慮與細菌從注射部位進入有關。
二、發病機製
1.革蘭陽性細菌性關節炎
(1)金黃色葡萄球菌性關節炎:
關節中大部分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甲氧西林(二甲氧苯青黴素)有抵抗力。靜脈藥物注射嗜好者患有金黃色葡萄球性關節炎時,常對二甲氧苯青黴素或苯甲異惡唑青黴素有耐藥性。類風濕或其他慢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感染約80%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
其他一些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也能引起關節感染,但較少見。它們對多種抗生素有耐藥性,但對萬古黴素是敏感的。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關節炎特點為漿液期短,膿性期長,膿液為黃白色、稠、厚、軟骨及骨破壞較早。
(2)鏈球菌性關節炎:
為另一常見的膿性關節炎,近來非A族鏈球菌性關節炎的報告增多,其特點是病情嚴重,感染很難根除。溶血性鏈球菌常在健康個體中引起關節炎,細菌常自皮膚或上呼吸道擴散而來。鏈球菌關節炎的特點是常為單關節,隻有10%~25%A族和B族鏈球菌性關節炎是多關節的。關節炎表現為漿液期較長,膿性期短,膿液稀薄帶血性,關節破壞出現較晚。
(3)肺炎球菌性關節炎:
在抗生素發明前相當常見,目前僅占細菌性關節炎的5%。常見於創傷患者或嗜酒者。50%病人有關節外感染,如肺炎球菌或腦膜炎。多見於兒童。關節炎一般發生於肺炎第三期,特點為漿液期短,膿性期長,膿液呈黃色,含大量纖維蛋白,軟骨破壞,關節強直。
2.革蘭陰性細菌性關節炎
本病的發病率已增至非淋球菌性關節感染的15%~20%,多見於新生兒、老人、受創傷者以及靜脈內用藥者。
2歲以下兒童多見,致病菌常為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杆菌、腸杆菌、肺炎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患兒通常是健康的,隻是因為6個月後已失去了母體對流感嗜血杆菌的抗體,而本身還未產生有效水平的抗體,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或腦膜炎。
老年人、靜脈內用藥者及慢性病患者也多見。惡性腫瘤、糖尿病、鐮狀細胞貧血、結締組織疾病以及腎移植更易並發革蘭陰性的細菌性關節炎。大部分感染來源於泌尿道或皮膚。常累及單關節,大腸埃希杆菌多見。海洛因吸毒者以銅綠假單胞菌及腸杆菌屬更為多見,感染部位多見於胸鎖關節,骶髂關節以及椎間關節,考慮與細菌從注射部位進入有關。由於無明顯疼痛,骶髂關節感染的診斷較困難。髖關節主動、被動運動時才感疼痛,並放射到臀部,骶髂關節有壓痛。大腸埃希杆菌感染的膿液稠厚、味臭,關節破壞明顯。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常見於銅綠假單胞菌敗血症,膿液稀薄,呈綠色或草綠色。
嗜水氣單孢菌在白血病或其他免疫抑製性疾病患者中有發現。金氏杆菌及摩拉克菌屬存在於正常鼻咽部,它們也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無痛,細菌生長緩慢,因此容易延誤診斷。常伴有皮疹,革蘭染色像淋球菌,容易誤診。這些細菌對青黴素是敏感的。
出血敗血性巴斯德菌是貓或其他動物的正常菌種,被動物咬傷、抓傷或免疫機製減弱的病人中可發生化膿性關節炎。
沙門菌除了引起血源性化膿性關節炎外,還可引起骨髓炎或無菌性的反應性關節炎。鐮狀細胞疾病及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最易並發沙門菌性關節炎。其特點是無痛,滑膜液中白細胞增多不明顯。然而免疫機製低下或紅斑狼瘡患者並發沙門菌性關節炎時,可表現為典型的單關節急性炎症,治療常不滿意,而且很難確定這些病人以前是否有腹瀉。
3.厭氧菌和多種微生物性化膿性關節炎
近來厭氧菌性關節炎發病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細菌培養技術的改進,以及增加對厭氧感染的認識。大消化球菌、脆弱擬杆菌、各種梭形杆菌和棒狀杆菌是主要的厭氧菌。常見手術後傷口感染,特別在關節成形術後。也可發生在功能低下的患者。脆弱擬杆菌屬的化膿性關節炎常發生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中,梭狀芽孢杆菌的化膿性關節炎大部分是細菌直接侵入,或者腹部和盆腔內感染擴散的結果。
臨床特征是惡臭的滑膜液,X線顯示關節內有氣體。厭氧菌生長緩慢,培養至少2周。許多厭氧菌對青黴素有抵抗力,因此常規作抗生素敏感試驗。
其他一些微需氧的細菌有蠟樣芽孢杆菌、嗜二氧化碳細菌屬、痤瘡丙酸杆菌以及腐蝕埃肯菌等。
多種微生物的細菌性關節炎占淋球性關節炎的2%~10%。幾乎50%的厭氧菌關節感染是由多種微生物引起的,常見厭氧、需氧菌並存,多發生在重病患者,術後傷口感染或腹內、盆腔內感染直接擴散到髖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