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小兒硬皮病(小兒硬皮病 )

別名:
小兒膠原沉著病,小兒硬皮症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80%
多發人群:
兒童
發病部位:
皮膚
典型症狀:
水腫 關節疼痛 局部皮膚變緊
並發症:
吸收不良綜合征 心律失常 肺動脈高壓 心包炎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皮膚科 兒科
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藥物治療

小兒硬皮病是怎麼回事?

  小兒硬皮病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未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在硬皮病患者中,某些HLA-Ⅱ類抗原表達較常人明顯增高。其DR52、DR5、DR3和DR1,在美洲、加拿大及歐洲患者中出現率增高;而日本患者的DR2、DRW8、DRW6及DQW1出現率高。當HLA-DR3/DW52a和抗Scl-70同時存在時硬皮病患者發生肺間質纖維化的危險性明顯增高。

  2.學品與藥物:

如聚氯乙烯,有機溶劑、矽、二氧化矽、環氧樹脂、L色氨酸、博萊黴素、噴他佐辛等可誘發硬皮與內髒纖維化。

  3.免疫異常:

硬皮病常合並SLE、DM、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存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異常,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如特異性抗Scl-70抗體、抗著絲點抗體等,循環免疫複合物陽性。說明本病的發生與免疫紊亂密切相關。

  4.結締組織代謝異常:

本病特征性改變是膠原產生過多,皮膚中膠原含量明顯增多。由於新產生的膠原和細胞外基質成分沉積,使皮膚繃緊或增厚。硬皮病患者皮膚在體外成纖維細胞培養時成纖維細胞合成膠原的數量比正常人增加。

  5.細胞因子的作用:

某些細胞因子參與本病的發病,如轉化生長因子、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等。

   6.血管異常:

血管病變為硬皮病早期損害,表現為雷諾現象、水腫、毛細血管擴張,病理學顯示,小動脈和微血管內膜增厚、管腔狹窄或閉塞。係統性硬皮病可能是由於全身血管痙攣,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血管內膜增生、管腔狹窄以及動脈纖維性硬化而引起的肺、心、腎及消化道病變。

  很多報道提示是在遺傳因素(如HLADR1和DR3頻率較高)的參與下,由於某種因子刺激所導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並認為本病的纖維化病變與5-羥色胺代謝異常有關。

  二、發病機製

  近年來很多報道提示血管、免疫及代謝異常學說。

1.血管異常學說

近年來認為硬皮病是血管內皮細胞,特別是微血管內皮細胞反複受損的結果。血管內皮損害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因子激活了血管壁周圍間質中的成纖維細胞分泌大量膠原而導致纖維化。

  2.自身免疫機製

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對結締組織或其他抗原的自身反應,導致淋巴因子和單核因子的釋放而刺激成纖維細胞分泌大量膠原。近年來很多資料提到患者有高丙種球蛋白血症,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種特異性自身抗體及類風濕因子。以上這些改變均提示免疫因素在本病的發病機製方麵起主要作用。

  3.結締組織代謝異常

組織內過度纖維化是硬皮病的特征。在硬皮病患者的皮膚中發現成纖維細胞增多,從而使膠原合成增多。還有人認為本病的纖維化病變與膠原分子糖化和羥化異常,從而阻斷了其有效控製膠原合成的反饋機製有關。

  4.遺傳基礎

有報道在硬皮病的親屬中有患相同病患者。有很多報道HLA和本病有一定相關性,但結果不完全一致。國外報道本病與HLA-A9,B8和Bw35以及DR3,DR5相關,還有報道與DQB3.1,DQB1.1,DQB1.2和DQB1.3相關。

  5.病理改變

主要病理表現為結締組織炎性細胞浸潤,血管內膜增生,血管壁萎縮、纖維化,結果造成管腔狹窄或閉塞。90%以上的係統性硬化症患兒發生雷諾現象。內髒肌肉纖維變性、萎縮、肌間纖維組織增生而造成髒器硬化。

  病變過程:

1.腫脹期:

對稱性的非凹陷性的無痛性腫脹,皮膚緊張增厚,皺紋消失,皮色蒼白,手指呈臘腸樣,並向近端發展,手背腫脹,有時前臂也有相同的變化。也有少數由軀幹發病,逐漸向其四周擴張的。

  2.浸潤期:

數周或數月之後,皮膚由腫脹期進入浸潤期。這時皮膚增厚,變硬,失去彈性,並與深層組織粘連,不能移動,不能捏起,光亮如同皮革,病變可累及手指、手背、四肢、軀幹及麵部。麵部表現具有特征性的麵具樣改變,缺乏表情、皺紋減少,眼瞼活動受限;張口困難,盡量張口時上下唇間最大距離較正常人明顯縮小(小於3.5cm);嘴唇向裏 收縮變薄,並以唇為中心出現大量放射狀皺紋,鼻端變小變尖,鼻翼萎縮變軟;麵、頸、唇粘膜出現多個小點狀的毛細血管擴張。發生於手指,可使手指屈曲活動不利。發生於胸部可有緊束感。

  3.萎縮期:

再經過5—10年,皮膚損害進入萎縮期。這時皮膚發緊變得不明顯,甚至有不同程度的變薄、變軟,外表光滑如牛皮紙樣,有時有色素沉著或減退。萎縮期在最晚受累的皮膚出現最早,患處汗毛和毛發可出現脫落。由於皮膚的萎縮變硬和彈性喪失,再手關節處的皮膚很容易在摩擦和碰撞後出現潰瘍。皮下軟組織的鈣化是硬皮病的晚期並發症,是局部慢性炎症的結果,好發於手指端、肘、膝等容易受傷的部位,表現為大小不等的皮下結節,或X線下可發現的較深的小的鈣化結節。

小兒硬皮病相關醫生

更多>

  • 李秀蓮,主任醫師
    李秀蓮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 彭玉,主任醫師
    彭玉 主任醫師
    未開通
    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王珩,主任醫師
    王珩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昆明市延安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對小兒佝僂病心肌炎、肺炎、貧血、腹瀉、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診治

  • 李廣瑞,副主任醫師
    李廣瑞 副主任醫師
    未開通
    北京望京醫院 皮膚科

    擅長疾病:

小兒硬皮病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兩陽夾一陰”是什麼意思?

“兩陽夾一陰”是中醫術語,指的是在脈象診斷中,患者脈搏出現的一種特定變化。具體表現為,脈搏在兩次有力的跳動(陽脈)之間,出現一次無力的跳動(陰脈)。這種脈象可能與某些病理狀態相關,如氣虛、血虛等。在中醫理論中,脈象是判斷疾病性質和發展趨勢的重要依據之一,通過細致的脈診,醫生可以對患者的健康狀況做出更為準確的評估。

“血裏有風”是什麼意思?

“血裏有風”這一表述並非現代醫學術語,而是源自中醫理論中的一種病理概念。在中醫理論中,風被認為是一種外邪,可以侵襲人體,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當風邪與血相搏,可能會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為皮膚瘙癢、麻木、抽搐等症狀。現代醫學中,這可能與血管炎、神經病變等疾病相關。治療上,中醫會根據具體症狀和體質,采用調和氣血、驅風散寒等方法,而現代醫學則可能通過抗炎、改善血液循環等手段進行治療。

“以形補形”中醫智慧如何應用於食療?

中醫食療中的“以形補形”智慧,是指通過食用形狀或性質與人體器官相似的食物來補益相應髒器。例如,核桃因其形狀類似人腦,被認為能補腦益智;動物肝髒富含鐵質,有助於補血養肝;番茄富含番茄紅素,對心髒健康有益。這一理念強調食物與人體器官之間的相似性,通過食療來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在應用時,應結合個體體質和健康狀況,合理選擇食物,以達到最佳的食療效果。

11點睡覺算熬夜嗎?

根據人體生物鍾和健康睡眠模式,晚上11點睡覺並不算熬夜。一般而言,晚上10點至11點之間入睡被認為是較為理想的睡眠時間。人體在夜間會經曆多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大約90分鍾,包括淺睡、深睡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確保每晚獲得7至9小時的充足睡眠,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然而,個體差異和生活習慣也會影響適宜的睡眠時間,因此,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睡眠習慣是必要的。

11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多少?

11歲男孩的標準身高體重因個體差異而異,但通常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長標準。一般來說,11歲男孩的平均身高約為145至155厘米,體重約為35至50公斤。這些數值會因遺傳、營養、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整體健康和成長趨勢,而不僅僅是單一的身高體重數值。如果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疑慮,建議谘詢兒科醫生進行專業評估。

12歲孩子胃疼能吃達喜咀嚼片嗎?

對於12歲兒童出現胃痛症狀,達喜咀嚼片(鋁碳酸鎂片)可以作為一種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的藥物。該藥物主要通過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來發揮作用。然而,在使用達喜咀嚼片之前,建議首先谘詢兒科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適宜性。醫生會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體質和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評估是否適合使用達喜咀嚼片,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建議。未經醫生指導,不建議自行給兒童用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