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膨出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直腸膨出多見慢性便秘致腹內壓長期增高的女性、曾經陰道分娩的中老年婦女、排便習慣不良者及老年女性會陰鬆弛等。
1.分娩
胎兒經陰道分娩,對陰道後壁的壓迫和擴張作用可導致直腸陰道隔鬆弛,如恥骨直腸肌的交叉纖維斷裂,使直腸陰道隔變得薄弱。但組織薄弱的程度與陰道分娩的次數關係不大,而與胎兒的大小、產程、會陰撕裂、外陰切開術及產婦特有的會陰組織類型有關。
2.年齡
年齡在直腸前突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絕經期全身彈性纖維減少,直腸陰道隔易鬆弛,則直腸前突的程度就會逐漸增加。
3.長期用力排糞
進食纖維素少,長期忽視便意,使糞便幹硬,排出困難,導致慢性便秘。長期排便用力,對直腸前壁及陰道後壁產生重壓;隨著年齡增加,直腸及會陰組織承受長期連續的創傷和高壓作用,易發展為直腸前突。
二、發病機製
1.發病機製
直腸下端由於恥骨直腸肌的收縮形成凸向前方的夾角,稱為肛直角,靜息狀態下,肛直角維持在80°~90°的折曲角度,維持大便的自製;排便時,恥骨直腸肌鬆弛,肛直角增大,直腸變直,使糞便得以順利排出。在男性,直腸前壁肛直角頂端的前方為前列腺,當直腸近端內容物下降至此時,可以產生足夠的反作用力,使糞便進入肛管,並排出。在女性,直腸前壁為直腸陰道膈,比較薄弱,當腹壓及直腸近端壓力升高,將腸內容物向直腸遠端推進時,壓力經直腸陰道膈向前下方傳導,使直腸陰道膈形成向前方袋狀凸起,使糞便陷入在該凸出袋中,不能進入肛管並排出。此時,患者愈用力,糞便陷入愈深,排出愈困難,形成惡性循環。但是,如果患者將手指伸入陰道,壓迫陰道後壁,糞便即可順利進入肛管,得以排出。
2.分類
直腸膨出可分為高位、中位和低位3型。低位直腸前突多因分娩時會陰撕裂所致,常伴肛提肌、球海綿體肌撕裂。中位直腸前突是最常見的類型,其薄弱區呈圓形或卵圓形,多位於肛提肌上3~5cm處,也可延至近端7~8cm。這類直腸前突是由於直腸陰道間隔鬆弛及隨著年齡增大、經產、不良的排便習慣和腹腔壓力增高出現漸進的直腸前壁鬆弛而造成。高位直腸前突由於陰道上1/3和子宮骶骨韌帶的拉長造成,其缺損部位離肛緣約8cm,且通常與生殖器官完全脫垂和陰道後疝有關。
根據排糞造影所顯示的影像,直腸前突的深度分為輕、中、重三度。正常應<5mm;6~15mm為輕度;16~30mm為中度;>31mm為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