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雅司病的病原體是蒼白密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極細亞種(T. subspecies),又稱雅司螺旋體,其物理特性與梅毒螺旋體相仿,其螺旋的平均直徑為0.13~0.15µm,長10~13µm,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見該螺旋體能活躍地運動。
與梅毒螺旋體和品他螺旋體同屬密螺旋體屬。從形態、運動、不易著色和不能在體外培養等生物特性來看,這三種螺旋體是基本相同,血清學反應相互之間也難以區別。
二、發病機製
本病的傳染源為病人。在非洲的一些人類雅司病和地方性梅毒流行區,有一些非人類靈長目動物血清中有對雅司螺旋體的抗體。
當受損的皮膚接觸活動性雅司病變滲出物時,即可受到感染。昆蟲叮咬、擦傷、或損傷會促進從已受感染的接觸者獲得雅司螺旋體的自然感染,最可能的是通過直接或間接受早期雅司損害汙染的手指獲得感染。
新病例多在雨季發生,原發感染多在青春期以前發生。在最初感染之後不久,病原體可侵入血流,以後可引起骨、淋巴結和遠離部位皮膚的損害。
小兒對雅司病相對易感。衣物缺乏、衛生條件差,以及頻繁發生皮膚損傷,容易促成雅司病發生。直接接觸病損部位是本病傳播的主要方式,但也有可能通過昆蟲間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