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常因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病原體隱藏於宮頸黏膜內形成慢性炎症,多見於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後,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慢性宮頸炎的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杆菌及厭氧菌。目前沙眼衣原體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宮頸炎亦日益增多,此外,一些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也已成為常見病原體。
二、發病機製
1、宮頸糜爛(cervical erosion)
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稱為宮頸糜爛。目前,西方國家的婦產科教科書已廢棄宮頸糜爛這一術語,而改稱宮頸柱狀上皮異位(columnar ectopy),並認為不是病理改變,而是宮頸生理變化之一。主要基於以下認識:
(1)顯微鏡下糜爛麵為完整的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因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透出呈紅色,故肉眼觀似糜爛,並非上皮脫落、潰瘍的真性糜爛。
(2)陰道鏡下表現為原始鱗柱交接部的外移。
(3)正常宮頸間質內存在作為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宮頸間質內淋巴細胞的浸潤,並非一定意味著慢性宮頸炎。
2、宮頸肥大(cervical hypertrophy)
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宮頸組織充血、水腫,腺體和間質增生,還可能在腺體深部有黏液瀦留形成囊腫,使宮頸呈不同程度肥大,可達正常宮頸的2~3倍,硬度增加,但表麵多光滑,有時可見到宮頸腺囊腫突起。
3、我國將宮頸糜爛分為
病理炎性糜爛及假性糜爛:僅在一些生理情況如青春期、妊娠期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宮頸管柱狀上皮增生並外移,可見宮頸外口呈紅色,細顆粒狀,為宮頸假性糜爛,不屬於病理性宮頸糜爛;其他均為炎性糜爛。
根據宮頸糜爛深淺程度分為3型:
1)單純性糜爛:
在炎症初期,糜爛麵僅為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麵平坦。
2)顆粒型糜爛:
隨後由於腺上皮過度增生並伴有間質增生,糜爛麵凹凸不平呈顆粒狀。
3)乳突型糜爛:
間質增生顯著,表麵不平現象更加明顯呈乳突狀。
根據宮頸糜爛麵積大小可將宮頸糜爛分為3度:
A.輕度:指糜爛麵小於整個宮頸麵積的1/3。
B.中度:指糜爛麵占整個宮頸麵積的1/3~2/3。
C.重度:指糜爛麵占整個宮頸麵積的2/3以上。
4、宮頸息肉(cervical polyp)
宮頸管黏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灶稱為宮頸息肉,息肉常有蒂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息肉形成機製不清,可能與局部的慢性炎症刺激有關。息肉常發生在40~60歲的多產婦女。息肉為1個或多個不等,直徑一般約1cm,色紅,呈舌形,表麵光滑或分葉狀,質軟而脆,易出血,蒂細長。根部多附著於宮頸外口,少數在宮頸管壁。光鏡下見息肉中心為結締組織伴有充血、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表麵覆蓋單層高柱狀上皮,與宮頸管上皮相同。宮頸息肉極少惡變,惡變率<1%,但應注意子宮惡性腫瘤可呈息肉樣突出於宮頸口,應注意鑒別。
5、宮頸黏膜炎(endocervicitis)
病變局限於宮頸管黏膜及黏膜下組織,宮頸陰道部外觀光滑,宮頸外口可見有膿性分泌物,有時宮頸管黏膜增生向外突出,可見宮頸口充血、發紅。由於宮頸管黏膜及黏膜下組織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和結締組織增生,可使宮頸肥大。
6、宮頸腺囊腫(Naboth cyst)
在宮頸糜爛愈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阻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瀦留形成囊腫。鏡下見囊壁被覆單層扁平宮頸黏膜上皮。檢查時見宮頸表麵突出多個青白色小囊泡,內含無色黏液。若囊腫感染,則外觀呈白色或淡黃色小囊泡。宮頸腺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