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盆異常 常發生於男型骨盆或類人猿型骨盆。這兩類骨盆的特點是入口平麵前半部較狹窄,不適合胎頭枕部銜接,後半部較寬,胎頭容易以枕後位或枕橫位銜接。這類骨盆常伴有中骨盆狹窄,影響胎頭在中骨盆平麵向前旋轉而成為持續性枕後位或持續性枕橫位。
2、胎頭俯屈不良 若以枕後位銜接,胎兒脊柱與母體脊柱接近,不利於胎頭俯屈,胎頭前囟成為胎頭下降的最低部位,而最低點又常轉向骨盆前方,當前囟轉至前方或側方時,胎頭枕部轉至後方或側方,形成持續性枕後位或枕橫位。
3、其他 子宮收縮乏力影響胎頭俯屈及內旋轉,容易造成持續性枕後位或枕橫位。有學者報道前壁胎盤時枕後位的發生率高。
胎頭多以枕橫位銜接,即使以枕後位銜接,在分娩過程中,強有力的宮縮多能使胎頭枕部向前轉90°~135°,轉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若不能轉成枕前位時,可有以下兩種分娩機製:
4、枕左(右)後位 胎頭枕部到達中骨盆向後行45°內旋轉,使矢狀縫與骨盆前後徑一致。胎兒枕部朝向骶骨成正枕後位。其分娩方式有兩種:①胎頭俯屈較好:當胎頭繼續下降至前囟抵達恥骨弓下時,以前囟為支點,胎頭俯屈使頂部及枕部自會陰前緣娩出。繼之胎頭仰伸,相繼由恥骨聯合下娩出額、鼻、口、頦。此種分娩方式為枕後位經陰道助娩最常見的方式。②胎頭俯屈不良:當鼻根出現在恥骨聯合下緣時,以鼻根為支點,胎頭先俯屈,從會陰前緣娩出前囟、頂及枕部,然後胎頭仰伸,使鼻、口、頦部相繼由恥骨聯合下娩出。因胎頭以較大的枕額周徑旋轉,胎兒娩出更加困難,多需手術助產。
5.枕橫位 部分枕橫位於下降過程中無內旋轉動作,或枕後位的胎頭枕部僅向前旋轉45°成為持續性枕橫位。持續性枕橫位雖能經陰道分娩,但多數需用手或行胎頭吸引術將胎頭轉成枕前位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