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病因比較複雜,為多因素致病。與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動力學異常等有密切關係。外傷、口服避孕藥或過度疲勞等均可為發病的誘因。總之,視網膜靜脈阻塞常為多因素致病,既有血管異常也有血液成分的改變或血流動力學異常的因素。
二、發病機製
1、血管壁的改變
視網膜動脈硬化在視網膜靜脈阻塞發病中占重要地位,有80%~95%的病人同時有動脈硬化。最常發生阻塞的部位在篩板區和動靜脈交叉處。在這2個部位,視網膜中央動脈和靜脈靠得很近,相鄰血管壁共有一外膜,被同一結締組織膜包裹。動脈硬化時,受硬化外膜的限製,靜脈受壓管腔變窄,且管壁內皮細胞受刺激增生,管腔變得更窄,血流變慢,甚至停滯,導致血小板、紅細胞和纖維蛋白原沉積而形成血栓。當同時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血液病時更易加重這種變化。
另一方麵,視網膜靜脈本身的炎症或炎症產生的毒素也可使靜脈管壁增厚,內膜受損,內皮細胞增生,表麵電荷發生改變,以致血小板聚集,纖維蛋白原網絡血液細胞成分而形成血栓。靜脈的炎症可來自病毒感染、結核、梅毒、敗血症、心內膜炎、肺炎、腦膜炎、鼻竇炎以及其他全身免疫病或血管病。外傷使靜脈管壁直接受損也可產生這些改變。
2.血液流變性的改變
近年來發現血液成分的改變,特別是黏彈性的改變與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發病有關。在正常情況下,紅細胞表麵帶有負電荷,故彼此排斥而能懸浮於血液中。當高脂血症、高蛋白血症、或纖維蛋白原增高時,這些脂類和纖維蛋白原可包裹於紅細胞表麵而使其失去表麵的負電荷,因而容易聚集形成團塊並與血管壁粘連。同時由於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或脂蛋白及其球蛋白含量增多,均可增加血漿黏度和全血黏度、使血液變黏稠,增加血流阻力,更易形成血栓。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有高脂血症者占61%~82%。也有人報告本病患者血液黏度、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增高。Trope發現伴有毛細血管無灌注區和(或)新生血管的病人血黏度增高更明顯。此外,血液中凝血係統和纖溶係統不平衡,任何原因使血小板聚集性和釋放反應增強,β凝血蛋白和血小板第Ⅳ因子含量增高均可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強,均易於形成血栓。
3.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眼壓的增高在本病發病因素中有一定的意義。本病同時合並原發開角型青光眼者占10%~20%,甚至有報告高達50%者。由於眼壓增高,首先影響篩板區視網膜中央動脈灌注,並且靜脈受壓影響靜脈回流,產生血流淤滯而形成血栓。眼壓增高可刺激篩板區中央靜脈使內膜細胞增殖,管腔變窄,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而形成血栓。其他病變,如心髒功能代償不全、心動過緩、嚴重心率不齊、血壓突然降低或血黏度增高等,都可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使血流減慢,特別在篩板和動靜脈交叉處阻力更大、血流更緩甚至停滯,促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