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阻塞檢查
1、中央靜脈阻塞的熒光造影表現為:
①視網膜內大量出血,使脈絡膜及視網膜熒光遮蔽;
②出現無灌注區及毛細血管無灌注區;
③黃斑深層水腫;
④靜脈壁著色或少許滲漏;
⑤新生血管及熒光素滲漏;
⑥視盤周圍輻射狀毛細血管代償性擴張。
2、視網膜電圖:
發病初期正常,若阻塞不能消除,ERG中b波逐漸減低可形成負波型,若振幅越來越小,則預後不良。
3、血液流變學檢查
可了解血漿黏度和全血黏度,可進行β凝血蛋白和血小板第Ⅳ因子含量測定。
4、FFA熒光造影
所見亦因阻塞部位(總幹、半側、分支)、阻塞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及病程之早晚而有所不同。
1)總幹完全性阻塞
在病程之初,造影早期因視網膜有大量出血病灶,使脈絡膜及視網膜熒光被遮蔽。在未被遮蔽處則可見遲緩充盈的動、靜脈(動-靜脈過渡時間延長,往往超過20s);造影後期,靜脈管壁及其附近組織染色而呈彌漫性強熒光。當熒光素到達黃斑周圍毛細血管時,如該處未被出血遮蓋,便有明顯熒光素滲漏,並逐漸進入並瀦留於微小的囊樣間隙中。病程晚期,由於視網膜內層毛細血管床缺血而出現無灌注區。無灌注區周圍殘存毛細血管呈瘤狀擴張。各種異常徑路的側支循環及新生血管在眼底任何部位均可出現,但在視盤麵最多見。視盤麵的新生血管有時可以進入玻璃體。如果破裂可導致玻璃體積血。新生血管因有明顯滲漏可以與側支循環鑒別。
2)總幹不完全阻塞
在病程之初,FFA早期,因出血量不多,熒光遮蔽較小,動-靜脈過渡時間延長並不明顯。靜脈管壁滲漏及隨後出現的管壁與其周圍組織染色,亦輕於完全性阻塞。病變累及黃斑且無有效側支循環者,則因中心凹周圍毛細血管滲漏而出現花瓣狀強熒光區(囊樣水腫)。中心凹周圍毛細血管拱環破壞而出現滲漏。病程晚期一般不見無灌注區和新生血管。
半側阻塞與分支阻塞FFA所見範圍僅限於該分幹或該分支的引流區。此外,有些分支阻塞病例,在病程最初階段可以見到該分支阻塞處管徑狹窄,其附近上流端出現局限性強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