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一般護理
股骨頸骨折護理
1、牽引護理
無明顯移位的外展型骨折,老年患者都可用持續患肢牽引6~8周 。需要手術治療者,為減輕疼痛、避免骨折移位、損傷周圍組織、便於手術複位、減輕手術中出血,術前也可先行牽引治療7~10天,牽引方法有皮牽引和骨牽引。
1】皮牽引護理
注意觀察膠布及繃帶有無鬆動或脫落,有無膠帶過敏。鼓勵病人取半臥位,作股四頭肌舒縮運動,踝關節和足趾屈伸運動。如用下肢牽引帶牽引,在骨突部分墊棉墊,注意檢查鬆緊度,觀察骨突部位有無受壓,肢端的血運和感覺運動情況。
2】骨牽引護理
常用脛骨結節處骨牽引。護理上應特別注意觀察有無腓總神經損傷症狀,如足背伸無力及下肢感覺運動障礙。預防針道感染,保持針眼清潔幹燥,每天用75%酒精消毒針眼處1~2次。防止牽引針左右滑動,將牽引針稍折彎,用橡膠小瓶塞從牽引針兩端穿入,卡於牽引針進出皮膚兩端。如有偏移不可隨手將牽引納回,應用碘酊,酒精消毒後調至對稱。牽引過程中注意保持患肢置於外展中立位,牽引力線與患肢軸線一致;牽引重量,為體重的1/7~1/10,骨折複位後重量相應減輕作持續牽引,避免重量太輕或過重,造成骨折移位或過牽,力求保持牽引有效,滑輪要靈活,牽引錘要懸空。經過牽引治療,精心護理,病人一般在3個月後能扶拐杖下地行走,6個月後可脫離拐杖行走。
2、預防並發症
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老年病人常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這些疾病本身已有血管內膜損傷,再加上手術及長期臥床,導致血流緩慢,呈高凝狀態,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護理措施:
(1)促進患者血液循環。
指導病人早期作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主動活動踝關節,並幫助按摩患肢,穿彈力襪,避免膝下墊枕 [2] ,保持髖部負壓引流通暢,防止髖部、腹股溝部出現腫脹,減輕壓迫。
(2)防止血管內膜損傷。
避免在下肢同一靜脈反複穿刺,盡量避免在患肢靜脈穿刺輸液及靜脈注射刺激性藥物。如需長時間輸液,需作深靜脈血管給藥。
(3)防止血液呈高凝狀態。
非內固定或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者,由於手術,創傷,出血不僅激活外源性凝血係統,而且損傷血管內膜,激活內源性凝血係統,致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術後給予小劑量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靜脈滴注和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等,以加強抗凝治療。
(4)積極治療基礎疾病,
老年病人骨折前已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宜同時給予相應的治療。
(5)如發生下肢靜脈血栓,
則應避免患肢活動,忌做按摩,理療等,以免使血栓脫落引起肺等其他組織器官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