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與下肢脈管炎或血管炎、下肢神經病變等鑒別診斷。
真正的脈管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脈管炎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簡稱,是一種四肢中、小動脈慢性閉塞性疾病,其病理變化為中、小動脈血管壁的節段性、非化膿性炎症伴動脈血管腔內血栓形成,管腔閉塞引起肢體遠端缺血而產生疼痛。本病的主要特征是:(1)本病多發於男性青壯年;(2)肢體特別是足趾發涼、怕冷、麻木和感覺異常是常見的早期症狀;(3)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①間歇性跛行:當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後,小腿或足部肌肉發生麻木、酸脹、疼痛、抽搐、無力等症狀,如果繼續行走則症狀加重,最後被迫止步,原地站立休息片刻後,疼痛迅速緩解,可繼續行走,但行走後上述症狀又複現。這種症狀稱為間歇性跛行,它是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現。②靜息痛:動脈缺血嚴重時,患肢疼痛劇烈而持續,休息時疼痛仍不止,徹夜難眠。甚至足趾破潰合並感染,疼痛更為劇烈。
老年人的“脈管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不是脈管炎,它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種表現,是中、老年人的常見血管病之一。其病理特點是腹主動脈、髂動脈、股動脈、膕動脈等大中動脈內膜增厚變硬,形成粥樣斑塊及鈣化,以及繼發血栓形成等,導致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表現為與脈管炎類似的下肢缺血症狀,因此常被人們誤認為是脈管炎。也很多中、老年患者出現下肢疼痛、肌肉酸痛無力、不能正常行走(即間歇性跛行)等,常常以為是骨質增生、骨質疏鬆、腰椎間盤突出、風濕病等所至,服用了很多藥物久治不愈,未及時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甚至有些病人因此而延誤了就診時機而被迫截肢。
糖尿病足壞疽與其他壞疽的鑒別要點:壞疽是組織細胞的死亡。病因上常分為循環性壞疽,如動脈粥樣硬化性壞疽、栓塞性壞疽、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病等引起的壞疽、神經營養性壞疽,糖尿病性壞疽,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損傷及感染性壞疽等。糖尿病性足壞疽,單從病理變化及壞疽的性質、程度很難與其他壞疽相區別。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伴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壞疽時更難區分。但糖尿病足壞疽患者具有血管病變程度嚴重,病變進展較快,常伴有周圍神經病變及感染等特點。在臨床上還常可遇到足部壞疽久不愈合,檢查時才發現糖尿病的病例。應注意分析壞疽的發生,是伴發病還是合並症,加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