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多形性紅斑 為一種血管炎性疾病,其皮疹為多形性,常有典型的彩虹樣損害,黏膜多同時受累,青少年多見,自覺症狀以瘙癢為主,觸痛不明顯。組織病理為皮下水皰,表皮常有壞死,真皮有以淋巴細胞為主的浸潤,一般無彌漫性嗜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性浸潤,無核碎片。
2.持久性隆起性紅斑 起病緩慢,無全身症狀。皮疹為暗色或灰白色結節或斑塊,多發生於耳和關節附近,呈對稱性分布。病程可長達5~10年,愈合後留有瘢痕,對糖皮質激素治療不敏感,組織病理為血管炎性改變。
3.小腸短路綜合征 因病態性肥胖接受小腸短路手術者,在臨床和組織病理上可發生與本病相似的皮膚損害。此種疾病也多見於女性,其典型皮疹為小膿皰,周圍有紅斑,直徑一般不超過6mm,主要分布於下肢,多成批出現,每4~6周發作一次,通常伴有關節炎和關節痛。皮損的組織病理顯示真皮乳頭層和網狀層呈彌漫性水腫,真皮致密中性粒細胞浸潤伴有核碎裂,與斯維特綜合征所見相似。免疫熒光檢查可於真皮表皮交界處見有免疫球蛋白沉著,從而表明小腸短路綜合征是由含有細菌抗原的免疫複合物所造成的,用抗生素治療效果良好,但對斯維特綜合征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4.白血病相關的大皰性膿皮病(非典型壞疽性膿皮病) 粒細胞性白血病者可發生炎症性皮損,典型皮損累及麵部、肢體和軀幹,開始表現有紅斑和斑塊,以後則周緣出現大皰,中心壞死或形成潰瘍,在組織病理上與本病很相似,但病人有發熱,周圍血象嗜中性粒細胞增多,並有典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或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或骨髓纖維化改變,用中到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後,皮損可以消失。
5.其他 本病還需排除係統性紅斑狼瘡、結節病。通過臨床特征、組織病理改變以及有關實驗室檢查,很容易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