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尿道瓣膜鑒別
1、先天性膀胱頸攣縮
多見於小兒。因膀胱頸部肌肉、纖維組織增生及慢性炎症,導致膀胱頸部狹窄而發生尿路梗阻。有排尿困難、尿瀦留、膀胱輸尿管返流、腎輸尿管積水、腎功能減退及反複發作的尿路感染。直腸指診檢查,可觸及膀胱頸部硬塊。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示膀胱出口抬高.膀胱底部呈圓形。膀胱尿道鏡檢查,於檢查鏡通過膀胱頸部時有緊縮感,頸部呈環狀狹窄,後唇呈堤狀隆起,三角區肥厚,膀胱底部凹陷。
2.先天性精阜增生
係精阜先天性增大,突入尿道,形成阻塞所致的排尿障礙性疾病。可有排尿困難、尿線無力、尿頻、尿失禁、遺尿、腎功能不全、水電解質紊亂等表現。尿道鏡檢查,可見隆起、肥大的精阜。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可見後尿道充盈缺損,其上之尿道擴張,膀胱輸尿管返流。
3.前列腺增生
是與內分泌紊亂有關的老年男子常見疾病。表現為下尿路梗阻,排尿困難、尿流無力、尿線細,恥骨上可捫及充盈的膀胱,可觸及腫大的腎髒,嚴重者影響腎功能。在尿道瓣膜發生於老年時,可與之混淆。直腸指診檢查,可觸及表麵光滑、富於彈性的增大的前列腺,向直腸內突出,中間溝變淺或消失。超聲波檢查可見前列腺徑線增大,有較多殘餘尿。膀胱造影示膀胱底部抬高,下緣與恥骨間距增寬,膀胱壁有小梁、憩室。尿道造影示後尿道延長、擴大。但邊緣光滑。膀胱鏡檢查可見前列腺中葉、兩側葉向腔內突出,膀胱壁有小梁、小室形或。
4.尿道狹窄
’為先天性、炎症性、損傷性、醫源性等原因所造成的尿道纖維組織增生,導致尿道管腔的狹窄。有排尿困難、尿瀦留,甚至繼發感染。作尿道探子檢查時,於狹窄段明顯受阻。尿道造影可顯示出狹窄段。
5.神經原性膀胱
係控製排尿的中樞或周圍神經受到損害後所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可發生尿瀦留、腎積水、腎功能減退及繼發尿路感染。一般有外傷或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史,或者糖尿病、脊髓灰白質炎等全身性疾病史,或藥物應用史。除排尿困難等症狀外,尚有便秘、大便失禁、膀胱膨脹感的減退或消失、會陰部感覺減退或喪失、肛門括約肌張力減退或增強、肢體癱瘓等表現。可有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發育不良等畸形。膀胱造影示膀胱呈鬆塔狀。膀胱去神經超敏試驗陽性。
6.多囊腎係先天性腎多囊性病變。
多為雙側性,1/3病例發現於小兒。其腎髒結節狀增大,可於上腹部、腰部捫及腎髒腫塊。可發生高血壓及慢性腎功能衰竭。但常有間歇性無痛性肉眼全血尿發生。在排泄性尿路造影片上可見腎外形增大、腎盂腎盞受壓變形,呈狹窄、延長、擴大、缺損或移位。超聲檢查示多發性液性暗區。放射性核索腎掃描示多個缺損區,腎圖示腎功能受損。
7.慢性腎炎
是以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及浮腫、高血壓、腎功能減退為主的兩側腎髒慢性彌漫性腎小球損害性疾病。以小兒、青少年多見。其腎功能減退表現可與尿道瓣膜相混淆。但無排尿困難征象,尿中蛋白及管型是特有的。尿道造影、膀胱鏡檢查及尿流率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