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結核鑒別診斷
早期骨質破壞不明顯,或症狀尚不典型時,診斷往往有一定困難,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頸椎化膿性骨髓炎:
發病多急驟,體溫迅速升高,中毒症狀明顯,白細胞可增至10~20×109/L以上。頸部劇痛,活動受限。局部腫脹及壓痛常較明顯。但亞急性與慢性者多無高熱,與結核很難鑒別。X線片可見死骨形成較早,晚期椎體可見明顯骨質增生及硬化,椎體間常可形成粗大的骨橋。而頸椎結核新骨形成較少。MRI圖像上膿腫的擴散方式也不一樣,本病的膿腫沒有規則的邊界,且易破壞椎旁韌帶、小關節等。而頸椎結核的膿腫多顯示為光滑的邊界,對韌帶多無侵犯。
2.頸椎腫瘤
:椎體腫瘤常為惡性,良性者少。在惡性腫瘤中又以轉移癌最多,多發生於中老年患者。頸痛多明顯,且在夜間加重。椎旁陰影多為圓形。椎間盤不受侵犯。休息後、抗結核治療無好轉,且逐漸加重。有時可發現原發癌腫。
3.自發性寰樞椎關節脫位患者多為10歲以下兒童,
常繼發於咽部炎症之後。患兒手托下頜,有斜頸,頸部活動受限,極易誤診為寰樞關節結核。X線片顯示寰椎向前脫位,齒狀突向側方和後方移位,但無骨質破壞,椎前軟組織不腫。
4.頸椎病:
由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改變所致。多發生於30歲以後,可有頸或頸肩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有時尚有神經根及脊髓壓迫症狀。患者一般無高熱、盜汗、頸部後凸畸形等症狀。X線平片雖有椎間隙狹窄及椎體邊緣骨質增生,但無骨質破壞及椎前軟組織增厚。MRI檢查可見椎間盤後凸、信號減低,多無寒性膿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