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脊柱側凸鑒別
1、先天性脊柱側凸
是由於脊柱胚胎發育異常所至,發病較早,大部分在嬰幼兒期被發現,發病機理為脊椎的結構性異常和脊椎生長不平衡,鑒別診斷並不困難,X線攝片可發現脊椎有結構性畸形。基本畸形可分為三型:
1)脊椎形成障礙,如半椎體;
2)脊椎分節不良,如單側未分節形成骨橋;
3)混合型。如常規X攝片難子鑒別,可用CT。
2、神經肌源性脊柱側凸
可分為神經性和肌源性兩種,前者包括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的腦癱、脊髓空洞等和下運動神經元病變的兒麻等。後者包括肌營養不良,脊髓病性肌萎縮等。這類側凸的發病機理是由於神經係統和肌肉失去了對脊柱軀幹平衡的控製調節作用所致,其病因常需仔細的臨床體檢才能發現,有時需用神經一肌電生理甚至神經一肌肉活檢才能明確診斷。
3、神經纖維瘤病並發脊柱側凸
神經纖維瘤病為單一基因病變所致的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但50%的病人來自基因突變),其中有2%~ 36%的病人伴以脊柱側凸。當臨床符合以下兩個以上的標準時即可診斷。 1、發育成熟前的病人有直徑 5 mm以上的皮膚咖啡斑 6個以上或在成熟後的病人直徑大於15mm; 2、二個以上任何形式的神經纖維瘤或皮膚叢狀神經纖維瘤;3、腋窩或腹股溝部皮膚雀斑化; 4、視神經膠質瘤; 5、二個以上鞏膜錯構瘤(Lisch結節);6、骨骼病變,如長骨皮質變薄;7、家族史。病人所伴的脊柱側凸其X線特征可以類似於特發性脊柱側凸,也可表現為“營養不良性”脊柱側凸,即短節段的成角型的後突型彎曲,脊椎嚴重旋轉,椎體凹陷等,這類側凸持續進展,治療困難,假關節發生率高。
4、間充質病變並發脊柱側凸
有時馬凡綜合征、EhlerS-Danlos綜合征等可以以脊柱側凸為首診,詳細體檢可以發現這些病的其他臨床症狀,如韌帶鬆弛、雞胸或漏鬥胸等。
5、骨軟骨營養不良並發脊柱側凸
如多種類型的株儒症,脊椎骨髓發育不良。
6、代謝障礙疾病合伴脊柱側凸
如各種類型的粘多糖病,高胱胺酸尿症等。
7、“功能性”或‘非結構性”側凸
這類側凸可由姿態不正、神經根刺激、下肢不等長等因素所致。如能早期去除原始病因後,側凸能自行消除。但應注意的是少數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早期可能因為度數小而被誤為“姿態不正”所致,所以對於青春發育前的所謂“功能性”側凸應密切隨訪。
8、其他原因的脊柱側凸
如放療,廣泛椎板切除,感染,腫瘤均可致脊柱側凸;
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創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