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其他沙門菌感染鑒別診斷
一、鑒別
1.胃腸炎型的鑒別診斷
(1)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潛伏期短,約1~6h。惡心嘔吐明顯,多無發熱。腹瀉呈黃色水樣便,惡臭,每次量較少,可有裏急後重感。大便和剩餘食物細菌培養可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
(2)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潛伏期6~12h,病初腹痛、發熱、畏寒,繼之出現腹瀉、嘔吐。大便為黃色水樣或血水樣,有較多黏液與膿血,腥臭味,每天數次,量多,有裏急後重感染,易致失水。大便及剩餘食物可培養出病原菌。沿海地區較常見,有進食海產品和醃漬品史。
(3)大腸埃希杆菌食物中毒:潛伏期2~20h,初起出現食欲不振、腹痛、惡心,後出現腹瀉,少有嘔吐者。大使多呈黃色水樣,可帶有黏液和膿血,有惡臭,量多,多無裏急後重感。重症者可致失水。大便和剩餘食物可培養出病原菌。
(4)變形杆菌食物中毒:潛伏期4~12h,由摩根變形杆菌(proteus morganii)引起者可長達19~45h。初起出現腹痛、惡寒、發熱,後出現嘔吐、腹瀉,大便為黃色水樣,量多,多無裏急後重感,可致失水。大便和剩餘食物培養可有病原菌生長。
(5)霍亂:潛伏期1~3h,典型者先瀉後吐,吐瀉物為米泔水樣,失水明顯。由O1群所致者一般無發熱、腹痛;由非O1群所致者常有發熱及腹痛。常可發生菌血症導致胃腸道外損害。吐瀉物常可培養出病原菌。
(6)化學毒物和生物毒物性胃腸炎:化學毒物如砷、汞、有機磷等,生物毒物如毒蕈等引起的胃腸炎可問及相應的病史,潛伏期更短,一般不發熱。除胃腸炎症狀外,還可有肝、腎、神經係統的損害。吐瀉物及食物可檢出毒物。
(7)其他:本病還需與病毒性腸炎、彎曲菌腸炎、耶菌腸炎相鑒別。
2.傷寒型和敗血症型的鑒別診斷
(1)傷寒和副傷寒:發熱時間較長,病情較重。可有相對緩脈、玫瑰疹以及咽出血、腸穿孔等並發症。非傷寒沙門菌感染則罕見或缺如。血肥達反應及血、大便、骨髓培養等結果可作鑒別。
(2)敗血症:常可找到原發病灶,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多升高,血培養可分離出致病菌。
3.局部化膿感染型的鑒別診斷
與其他細菌引起的局部化膿感染,臨床表現相似不易鑒別,惟一可靠的方法是作局部病灶的膿液培養出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