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鑒別診斷
一、鑒別診斷
根據症狀、眼底表現及熒光造影改變,中漿的診斷不難。但在臨床上還不時有誤診、漏診的情況發生,主要需與下列疾病予以鑒別。
1.下方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下方極周邊部視網膜發生小裂孔,視網膜淺脫離,發病很緩慢,視網膜脫離累及黃斑部時才發生視物變形或視力下降,若小瞳孔檢查可能會導致誤診。因此對這類患者一定要強調充分散大瞳孔,詳細檢查周邊部視網膜,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神經上皮脫離達到周邊部,三麵鏡下檢查常可發現周邊部裂孔。而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病變區局限在後極部,周邊部視網膜正常,無視網膜裂孔。
2.特發性脈絡膜新生血管形成(特發性CNV)
特發性脈絡膜新生血管好發於青壯年,女性多於男性。視力損害較重,若病變位於中心凹區,視力可低至0.3以下。眼底可見有黃斑部灰黃色滲出斑伴出血,與中漿易鑒別。但有些小的不伴出血的CNV,眼底表現不易與中漿鑒別。此時熒光造影檢查十分重要。一般中漿滲漏點出現在靜脈期後,而CNV滲漏出現在動脈早期。
3.囊樣黃斑水腫(CME)
臨床上典型的CME在檢眼鏡下呈蜂窩狀表現,不會與中漿混淆,但有些黃斑水腫尚未發生囊樣改變,隻有熒光造影時才顯現蜂窩狀染色。
4.特發性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CV)
部分年齡較大的慢性或複發性CSC病例,眼底出現色素上皮脫離、神經上皮脫離與RPF色素性改變,FFA表現為非典型性熒光素滲漏,與某些眼底僅表現為滲出和RPE改變的PCV表現類似。兩者的ICGA表現有明顯不同,為鑒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5.中間部葡萄膜炎或稱周邊部葡萄膜視網膜炎、睫狀體平部炎,其病理毒性產物由後房經Berger間隙,沿Cloquer管向後侵及黃斑部,引起水腫,產生小視、變視等與中漿病相似的症狀。
但該病前部玻璃體內有塵埃狀混濁,有時出現少量角膜後沉著物;晶體後囊(即Berger間隙內)有焦黃色鍋耙樣炎症滲出物。充分擴瞳後用三麵鏡檢查,在鋸齒緣附近可以發現炎症滲出、出血和視網膜血管白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