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腦梗死檢查
一、檢查
1.腦脊液檢查
目前一般不做腦脊液檢查,同時腦脊液檢查也不作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常規檢查。出血性梗死者腦脊液壓力常增高,可出現紅細胞增多,後期可有白細胞及細胞吞噬現象。蛋白含量也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2.血尿便常規及生化檢查
主要與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髒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相關。
3.腦CT掃描
有時無出血前的CT對比,很難與原發性腦出血鑒別,臨床表現血腫型者原有的神經係統症狀均有加重。出血性腦梗死急性期及亞急性期CT呈高密度影,慢性期則逐漸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影,有增強效應。增強腦CT掃描顯示:在低密度區內有腦回狀或斑片狀或團塊狀強化影。對於診斷明確者,不建議作增強腦CT掃描。
Hacke等根據CT表現將本病分為4型。
①出血性梗死Ⅰ型:即沿著梗死灶邊緣小的斑點狀密度增高。
②出血性梗死Ⅱ型:梗死區內較大的融合的斑點狀影,無占位效應
腦實質血腫Ⅰ型:血腫塊不超過梗死區的30%。伴有輕度占位效應。
④腦實質血腫Ⅱ型:高密度的血塊超過梗死區的30%,伴有明顯的占位效應。
(1)發生率:
出血性腦梗死是腦梗死後並發局部病灶出血,其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為3%~43%。可能與腦梗死後是否定期動態CT觀察有關。出血性腦梗死多見於梗死發病後1~2周,且大麵積梗死者多見,皆為原梗死灶內出血及周圍水腫,多表現為原症狀體征加重。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病情變化者應及時行CT檢查,因腦出血早期經CT檢查出現高密度病灶時的陽性率達100%,這樣有利於及時確診和治療。同時,對腦梗死患者動態CT觀察也是必要的。
(2)病變部位分布:
李堯等報道9例經MRI證實、39例經CT證實的出血性腦梗死48例,腦CT掃描或腦MRI檢查時間為發病2~21天,病灶分布為:顳葉16例,頂葉2例,顳頂葉8例,顳枕葉4例,顳枕頂葉5例,基底核區8例,丘腦3例,小腦2例。梗死灶最大層麵長徑小於3cm,4例;3~4cm,10例;4~5cm,18例;大於5cm,16例。其中,梗死灶大於同側大腦半球1/2的大麵積梗死11例,腦室受壓9例。劉正鬆等報道21例出血性腦梗死,大腦中動脈分布區大麵積梗死8例,小腦半球大麵積梗死3例,多發性梗死10例。出血灶表現為不均勻斑片或點狀出血15例,單一血腫6例,其中血塊超過梗死區30%的3例,16例出血灶周圍有不同程度水腫,並有占位效應。經治療後恢複期複查CT提示:12例出血部位顯示低密度影,周圍無水腫帶,基本吸收;5例血腫吸收好轉;2例經手術清除血腫後好轉;2例血腫較原來擴大。
(3)表現類型:
①非血腫型:表現為原有梗死區內的繼發性高密度影,呈點狀、斑片狀、條索狀或環狀散在分布的混雜密度影或團塊狀的高密度影,範圍多小於2cm*2cm。臨床上原有神經係統症狀無加重。
②血腫型:在原有梗死區內的繼發性高密度影呈片狀,團塊狀,血腫單發或多發範圍多大於2cm*2cm,血腫常有占位效應,病灶周圍呈明顯水腫。
4.腦MRI檢查
出血性腦梗死一般不做MRI診斷。
①急性期:T1加權像為高信號或正常信號;T2加權像為輕微低信號改變。
②亞急性期:T1及T2加權像均為高信號改變。
③慢性期:T2加權像為低信號改變。
5.腦血管造影檢查
部分患者早期能發現閉塞血管,後期能發現原閉塞血管重新開通及造影劑外滲現象。
6.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
可顯示房顫、頻發早搏、陳舊心肌梗死、左室肥厚等。超聲心動圖可有心髒瓣膜病變,如風濕性瓣膜病、老年性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