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支氣管擴張檢查
痰塗片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如塗片作革蘭染色檢查則可見相關的細菌,痰培養主要的致病菌有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銅綠假單胞菌也為常見細菌。其他尚可見金黃葡萄球菌、厭氧菌和非結核分枝杆菌等。
1.X線胸部平片
並非支氣管擴張的特異檢查方法。支氣管擴張由於支氣管壁慢性炎症引起管壁增厚及周圍結締組織增生所致,表現為病變區紋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亂。若擴張的支氣管內有分泌物瀦留,則呈柱狀增粗,較重的囊狀支氣管擴張在平片上可見沿支氣管分布的卷發陰影,繼發感染時卷發影中可見短小液平。由於支氣管擴張常伴間質性炎症,因此在肺紋理增多的同時伴有網狀改變。一般支氣管擴張患者在胸部平片上無明顯異常改變,也無特異性,既使見到上述支氣管擴張的特征改變,亦不能依此來決定支氣管擴張的嚴重程度,性質和病變範圍。
2.支氣管碘油造影
可確診支氣管擴張的嚴重程度,部位及範圍,病變的類型,是診斷支氣管擴張最重要的依據,對能否手術及切除的範圍有肯定的意義。為了使造影滿意及防止並發症的發生,要求造影時要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使病人能良好配合。10歲以下兒童不易合作,故不宜做此項檢查,碘油造影劑的黏稠度要恰到好處,能灌注第7~8級支氣管,過稀時碘油容易進入肺泡,過稠則細支氣管充盈較差,均會影響閱片的正確性。調和磺胺粉宜適量,才能使黏稠度適當。支氣管碘油造影雖可明確診斷,但對症狀輕微不擬進行手術切除的患者,或估計病變嚴重,尤其雙側性的病例,心及心肺功能不全者,均不宜做支氣管碘油造影,以免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意外。
3.CT掃描
近年來應用於臨床的高分辨率CT能較準確地診斷支氣管擴張,有逐漸取代支氣管造影的趨勢,肺部CT對不適合支氣管造影的病人及臨床症狀典型,懷疑有雙側支氣管擴張的病人,CT檢查可提供有無病變及病變的範圍,綜合一些學者的報道,CT診斷支氣管擴張的敏感性為63.9%~97.0%,特異性為93%~100%,層厚為0.5mm或1.0的薄層掃描高分辨率掃描較常規掃描容易發現支氣管擴張,薄層可減少容積效應影,高分辨率使影像更加清晰,肺CT可診斷肺段及亞段支氣管擴張,較小支氣管擴張不易診斷。高分辨率CT掃描可顯示2mm直徑支氣管,<1mm支氣管不能顯示。較容易區分囊狀和柱狀支氣管擴張。支氣管擴張的類型及有無感染及支氣管內有無分泌物的CT表現可不同,柱狀支氣管擴張內有黏液柱或有感染時,呈柱狀或結節狀高密度影像,當管腔內無分泌物時,表現為環狀,橢圓環狀或管狀影像,支氣管管徑常較伴隨的肺動脈內徑明顯增大,管壁增厚;囊狀支氣管擴張表現為多數分布集中、壁內外光滑的空腔改變,其內可見液平,一般位於肺野中內部,由於肺部病變牽拉導致支氣管擴張。常導致支氣管扭曲,常伴肺葉或段實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