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血液檢查 除白血病的臨床實驗室檢查結果外,腎損害時可有血漿白蛋白低(小於30g/L),血脂升高。血肌酐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尿酸高於773.24μmol/L(13mg%)以上,酸中毒直至尿毒症等改變。
2.尿液檢查 尿鏡檢有大量紅細胞(有時呈肉眼血尿),尿中可檢出大量尿酸鹽結晶,(有時可有尿酸結石排出)。除血尿外可見蛋白尿,腎病綜合征時可出現大量蛋白尿(大於3.5g/24h),另有糖尿、堿性尿,嚴重者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改變,偶而有腎性尿崩症的表現。
3.骨髓檢查 具有特異診斷的意義。在疾病初期,骨髓改變可幫助白血病的診斷。
4.X線檢查 常見尿酸沉積於尿路形成的結石,並有腎外梗阻表現。
5.B超檢查 腎髒B型超聲波檢查,可以發現腎外梗阻和尿路結石及腎髒形態改變。
6.病理檢查 腎髒重量明顯增加,主要與白血病細胞浸潤、出血、及腎髒其他非特異性改變有關。腎小管有鈣質沉著,有時腎小球亦有鈣質沉著。白血病細胞浸潤病變為主時,受累腎髒的病理改變可分二型呈彌漫浸潤型和結節型兩種
(1)彌漫浸潤型:腎髒腫大,顏色變白,切麵上髓放線紋理不清,鏡下見腎單位被浸潤的白血病細胞分成間隔。見於急、慢性白血病腎損害。
(2)結節型:可見數毫米到數厘米大小不等的結節,通常分布於皮質,多見於急性白血病。白血病細胞浸潤腎髒,以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最嚴重,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次之,粒細胞型白血病最輕。
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者,腎小球病理可為微小病變性腎病,也可能為膜性腎病和係膜毛細血管性病變。某些患者的腎小管、腎盞、腎盂有尿酸鹽結晶沉積,甚至形成尿酸結石,同時發現腎小管擴張及損害等梗阻性腎病組織學改變。腎間質呈間質性腎炎的病理改變。但以微小病變居多。
高尿酸血症時在腎間質-腎小管內可見尿酸鹽沉積,晚期腎間質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