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狀
(1)疼痛:關節疼痛為最主要的症狀,早期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酸脹不適,休息後可減輕或消失。初期呈輕度或中度,間歇性疼痛。隨後疼痛逐漸加重,呈持續性,夜間可疼醒。
(2)晨僵:早起常較輕微,如在晨起或久坐後感覺關節活動不靈便,站立行走,需站立片刻並緩慢活動一會才能邁步,稱為關節膠化現象。晨僵時間不超過30min。關節疼痛和僵硬的症狀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
(3)關節摩擦音:多見於膝關節。由於軟骨破壞,關節表麵粗糙,出現關節活動時骨摩擦音。
(4)關節活動受限:隨著病情進展,症狀逐漸加重,受累關節活動範圍減小以至於固定於某一個姿勢。活動受限通常與骨贅形成、軟骨嚴重喪失導致關節表麵不規整或關節周圍肌肉痙攣或攣縮有關。另外,可出現關節活動時的“絞鎖現象”。膝關節或髖關節不穩定表現為行走時失平衡,下蹲、下樓無力,不能持重等,其原因往往是關節麵不對稱和不吻合。負重關節受累往往導致關節活動中突然打軟。
2、體征
(1)關節壓痛和被動痛:早起一般不會出現關節壓痛,定位也比較分散。在沒有壓痛存在的情況下,被動活動時關節疼痛是主要特點。
(2)關節腫脹:可由關節積液、滑囊增厚、軟骨及骨邊緣贅生引起,後期呈骨性肥大。急性炎症期可以表現為局部關節的紅、腫、熱、痛,一般持續1-7天,休息後消失。手指遠端指間關節可出現Heberden結節。近端指間關節可以出現Bouchard結節。
(3)關節活動彈響:關節活動時摩擦音多見於大關節活動時,一般是由關節表麵粗糙不平引起的。粗糙的摩擦音是關節軟骨損傷,關節表麵不平,骨表麵裸露的表現。
(4)關節活動受限:主要因為關節表麵不平整,肌肉痙攣和攣縮,關節囊攣縮或者骨贅、遊離體導致的活動阻滯所致。晚期OA由於軟骨丟失、關節軟骨下骨質塌陷、囊腫形成和骨的過度生長而出現關節畸形或者半脫位。疾病長期處於此狀態時將導致肌肉萎縮。關節纖維性強直立或者骨性強直導致的關節活動完全受限很少見。
(5)關節畸形:手部多個結節及近端和遠端指間關節水平樣彎曲形成蛇樣畸形。由於大魚際萎縮,第一掌骨底部骨質增生隆起,第一掌腕關節半脫位而形成方形手。
3、OA的特殊類型
(1)全身性骨關節炎:多見於中年絕經期婦女,可累及全身多個關節,以3個或者3個以上關節受累為特征。最常受累的是手遠端指間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和第一腕掌關節。其他外周關節如膝、髖、蹠趾關節和脊椎也可受累。症狀呈發作性,受累關節也有炎症表現:發熱、關節積液、血沉輕度增高,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
(2)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本病可有腰背部疼痛、運動受限、疼痛、手指麻木、吞咽困難,多見於老年男性,常有家族史。X線表現為脊椎椎骨前麵、側麵出現骨化,附件骨贅可形成骨橋,具有特征性,小關節和椎間盤不受累。
4、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免疫複合物、血清補體、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等指標一般在正常範圍。
(2)急性期反應物:急性炎症反應期血沉(ESR)和C反應蛋白(CRP)可升高,但ESR的升高一般不會常規升高30-35mm/h,ESR大於50mm/h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其他炎性反應或腫瘤性疾病。研究發現,CRP與髖關節和骨關節炎的臨床嚴重程度有關。
(3)滑液檢查:滑液檢查呈輕度炎性改變,滑液量增高,一般呈淡黃色、透明,偶有渾濁和血性滲出,黏稠度正常或略降低,但黏蛋白凝固良好。白細胞計數輕度升高,滑液中蛋白可中度升高,此外還可發現軟骨和骨碎片(磨損顆粒)。
5、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OA早起關節軟骨變形,隨著病情加重,X線可見關節間隙狹窄,寬度不均勻;軟骨下骨板粗糙、密度不均、增生、硬化、骨性關節麵下囊腫,呈圓形或卵圓形,周邊可見硬化或者不規則透明區;關節麵增大,關節麵邊角銳利,形成骨刺或者唇樣突起,部分在椎體連接形成骨橋。晚期上述症狀表現明顯,並且出現關節半脫位及關節遊離體等。
(2)超聲檢查:早起可以發現關節軟骨的變化,如軟骨低回聲帶模糊、消失、半月板撕裂變性和骨贅形成,關節麵下囊性變,滑膜增厚等,但對軟骨下骨的變化無法顯示。
(3)計算機斷層掃描(CT):主要是診斷骨質的改變和關節腔的病變做出診斷。主要用於脊柱OA的診斷。
(4)磁共振檢查(MRI):可以全麵顯示關節軟骨的厚度、輪廓形態和信號改變以及檢查無創性的特點,目前是公認診斷OA最可靠的影像檢查方法,特別是對關節軟骨疾病的診斷,對早起診斷起到重要作用。並且可以檢查骨髓的病變。對於X線平片顯示無明顯病變的OA症狀的疑似病例,應該行X線檢查,以早起發現病變。
(5)關節鏡檢查:關節鏡能夠直接觀察關節內情況,可較準確的診斷關節軟骨表麵的病變。但由於此項檢查帶有創傷性並且引起出血、感染等並發症,一般不列為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