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檢查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1.血象白細胞數明顯增高
常超過20*10^9/L,血片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狀核粒細胞居多;原始細胞一般為1%~3%,不超過10%;嗜酸嗜堿性粒細胞增多,後者有助於診斷。疾病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晚期血小板漸減少,可出現貧血。
2.骨髓
骨髓增生明顯至極度活躍,以粒細胞為主,粒:紅比例可增至10~50:1,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狀核粒細胞明顯增多。紅細胞相對減少。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晚期減少。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活性減低或呈陰性反應。(重要特點,與其他疾病的重要鑒別點)。
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改變
90%以上患者血細胞中出現Ph染色體,t(9;22)(q34;q11),9號染色體長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號染色體長臂的斷裂點集中區(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編碼的蛋白為P210。P210具有增強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導致粒細胞轉化和增殖,在慢粒白血病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
3.血液生化
血清及尿中尿酸濃度增高,主要是化療後大量白細胞破壞所致。血清維生素B12濃度及維生素B12結合力顯著增加,且與白血病細胞增多程度呈正比,與白血病粒細胞和正常粒細胞產生過多的運輸維生素B12的鈷胺傳遞蛋白I、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