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硬纖維瘤檢查
1.B超
聲像表現為形態相對規則,邊界清晰,內部呈低回聲或等回聲的腫塊,有變性壞死時回聲增強。瘤體一般無血流。此檢查能確定腫瘤在腹壁組織內的位置和浸潤範圍,有助於排除腹內腫塊。
2.CT掃描
硬纖維瘤在CT上大部分呈邊界清楚、密度均勻的軟組織腫塊。但病變小時往往邊界不清晰,病變大時一組肌肉已被腫瘤“蠶食”,周圍有皮下脂肪相襯,多顯示邊界比較清晰。腫瘤平掃呈均勻等密度。增強掃描較平掃能更好顯示腫瘤邊界,邊界極不規則,呈浸潤狀,腫瘤呈爪樣蠶食正常肌肉。
增強掃描時與肌肉比較:腫瘤較大時,病灶密度略高或等肌肉密度中有小梁狀、條狀或呈偏心的較大圓形低密度改變分散其間,小梁狀或條狀與原肌纖維走向一致;如果腫瘤較小,組織學顯示腫瘤組織間仍有一定量的正常肌肉組織,但不足以在影像上表現出來,因而CT掃描呈均勻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亦有極少文獻報道硬纖維瘤可見鈣化、軟骨化或骨化。但有學者認為,腹壁硬纖維瘤多較小,平掃與增強多呈均勻的等密度,僅表現局部肌肉略腫脹,脂肪間隙模糊;因腹壁肌群少而薄,爪樣浸潤及腫瘤中偏心的多個低密度改變這兩個特征的征象常常不能表現出來,須結合臨床考慮。
3.MRI
與CT相比,MRI較能更精確地顯示出病灶的部位、範圍和形態、病灶邊緣的爪狀浸潤,以及是否有包膜。亦可較清楚地顯示出病灶內是否有脂肪組織,病灶周圍是否有水腫區。腹壁硬纖維瘤主要由成束狀交織的梭形成纖維細胞和不等量的致密膠原組織構成,不同的病例、同一病灶內不同部位,梭形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組織的比例有所不同,MRI多序列的掃描程序可真實地反映病灶的組織學構成。因病灶內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組織比例的不同可使信號發生改變,以細胞為主而膠原成分少的病灶在T1加權像上與肌肉相比可呈低信號,在T2加權像上呈高信號;以膠原成分為主而細胞成分少的病灶在T1加權像和T2加權像上則均呈略低信號。在同一病例中,由於病灶周邊常以膠原成分為主,中央以細胞成分為主,故在T2加權像上周邊信號低於中央區;浸潤性生長或複發的病灶其細胞成分常常多於膠原成分。也有作者認為,病程長者由於腫瘤本能的皺縮,膠原成分增多而信號降低。
本病MRI表現為肌肉內占位病變、相對均質、無壞死、無鈣化、無脂肪組織。病灶在T1加權像上呈低信號或等信號,T2加權像病灶均呈高信號,信號強度略低於皮下脂肪。有的病灶內可見到小條狀低信號區,與肌肉信號一致,係殘存的肌肉島所致。增強後病灶明顯強化,而殘存的肌肉島無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