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檢查
1.血紅蛋白
嬰幼兒食管裂孔疝合並發育不良,或發生食管裂孔疝囊內胃潰瘍病慢性出血等,血紅蛋白會出現降低。
2.大便潛血試驗
彌漫性食管炎和疝囊內胃潰瘍伴有慢性失血時,大便潛血試驗陽性。
二、影像學檢查
1.心電圖
食管裂孔疝患者心前區可出現疼痛,且因疼痛發作時刺激迷走神經並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電圖可出現心肌缺血性改變,臨床上酷似冠心病,稱之為食管-冠狀動脈綜合征。
2.X線檢查
早在20世紀20、40及50年代Akerlund、Kirklin及Wolf就分別對食管裂孔疝的X線檢查進行了詳細研究。大量臨床資料顯示,X線檢查是診斷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可以全麵了解胃的形狀、位置、食管裂孔大小及胃蠕動改變等。
(1)透視或胸片:
食管旁疝的X線平片有以下特點:
①後縱隔下部有胃泡陰影,正位片上胃泡氣液平麵在心膈角處,側位在心髒陰影的後方,其大小隨胃內瀦留氣液的多少而變化;
②由於胃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疝入胸腔,左上腹胃泡影縮小,甚至看不見胃泡;
③插入的胃管在胸腔內。
(2)食管和胃造影:
新生兒、嬰幼兒采用空氣或水溶性造影劑(如12.5%的碘化鈉)造影,防止鋇劑誤吸入呼吸道。年齡較大的病兒、成人患者可選用較稀的鋇劑造影。
①滑動疝的影像特點:
典型表現為:
A.食管末段、胃食管結合部、部分胃經食管裂孔疝至膈上,而其他部位位於左膈下;
B.疝入膈上的胃 及賁門呈傘狀,或上方膨大明顯,黏膜皺襞增粗;
C.胃底和賁門在膈肌中央隨體位改變而上下移動;
D.食管腹腔段縮短、變直,His角變鈍;
E.有食管痙攣、賁門鬆弛增寬等食管炎X線征象,或胃食管反流;
F.晚期患者可顯示食管狹窄;
G.食管擴張、食管裂孔張大。
一般情況下,最大呼氣時食管裂孔張開,直徑1.5~2cm;最大深吸氣裂孔閉合。本病患者可見食管擴張,鋇柱超過2cm,裂孔開口明顯增大。據中國醫科大學資料顯示,一些小兒巨大食管裂孔疝病人的食管裂孔開口可達2.5~4cm,而且最大深吸氣裂孔不閉合;H.一般臥位出現而立位消失,尤其是一些小的食管滑動疝,病人的體位常常是顯示疝的決定因素。因小的食管滑動疝在立位時多能還納,而且吞咽的鋇劑在立位時很快通過食管、賁門進入胃內,比較難以顯示疝。可采用頭高腳低位並在上腹部稍微加壓力,多能使食管下段、胃滑入胸腔;一時難以確診者可反複X線檢查,多能確診。還有一些滑動疝造影檢查時,疝至膈上的部分不呈囊狀擴張而呈柱形表現,診斷也比較困難,如仔細檢查,發現胃食管交界部經食管裂孔確實移至膈上則可確診。
②食管旁疝的影像特點:
A.食管末段位於膈肌下、腹腔內,賁門固定位於膈下正常位置;
B.胃底多在食管左側經擴大的裂孔疝入膈肌上方、後縱隔下部,呈現膈上疝囊征(胸內胃)。鋇餐檢查時左側膈上可見疝囊影,呈圓形或橢圓形,一般直徑大於5cm,疝囊的出現與食管蠕動無關。膈上出現粗大的胃黏膜影,並經增寬的食管裂孔延續至膈下胃底部,而且膈上疝囊與食管影不在一條延長線上;
C.較少有無胃食管反流征象;D.因疝入的胃壓迫,食管內鋇劑通過障礙;
E.可顯示疝內胃潰瘍龕影;
F.巨大的食管旁疝可見大部分胃或全胃經食管裂孔突入膈上,胃扭轉後可見胃大彎在上、小彎在下,呈倒轉狀。
③混合型疝:
除上述有關征象外,可顯示食管旁疝伴賁門口上移,或食管滑動疝的胃底在賁門口之上 ,鋇劑反流入膈上疝囊內。
(3)CT掃描:
與胸片相比,CT掃描能準確判斷疝的內容物,特別是常規胸片不易發現的網膜、係膜及實質性髒器;能發現食管裂孔的大小及形態,可為製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能清楚區別充氣腸曲與含氣囊腫,口服造影劑後可更清晰的顯示造影劑充盈的胃腸道。因此,當胸部平片檢查發現胸腔內異常陰影並懷疑食管裂孔疝時,除常規X線胃腸造影檢查外,應行CT檢查。CT平掃不但能明確診斷,而且可明確疝入器官,如懷疑疝內容物為大網膜、肝、脾、腎等髒器時,可作增強掃描;如考慮疝內容物為胃腸等器官時,可在增強掃描前口服造影劑。
3.B超檢查
B超檢查食管裂孔疝為非創傷性檢查手段,具有圖像清晰、方便床邊檢查、可短期內重複實施、不受射線危害等優點。聲像特點為:
①食管裂孔滑動疝(Ⅰ型):飲水後檢測可見賁門、胃底位於膈肌之上,胃內容物在膈肌上下往返;
②食管旁疝(Ⅱ型):飲水後胃腔迅速充盈,賁門位於膈下,可見胃底或連同胃大部分經食管旁裂孔突入胸腔,呈“B”字形或啞鈴形改變,邊界清楚,胃內容往返於膈肌上下之胃腔內;
③混合型:具備以上二者特點。
自1984年Naik首先應用B超診斷胃食管反流以來,臨床上主要通過掃描食管壁肌層厚度、食管直徑和其長度的改變,來診斷食管裂孔疝及其並發的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具有食管腹腔段比正常值短、直徑增大、管壁增厚等特點;如食管腹腔段過寬和胃黏膜突入食管,則提示食管裂孔疝長期反複發作;若食管腹腔段黏膜紋理紊亂,提示並發嚴重食管炎。
4.內窺鏡檢查
內窺鏡檢查可直接了解食管裂孔疝病理改變、胃食管反流的情況和食管炎的程度。不僅對本病的診斷、確定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而且為療效的判斷提供客觀指標。
(1)鏡下征象:
①胃食管結合部上移至食管裂孔環之上,門齒至食管胃接合部的距離變小;
②食管腔內瀦留較多的分泌物;
③賁門口鬆弛、移動度增加、增寬可達鏡身直徑2倍以上;
④胃食管反流,食管內有液體瀦留;
⑤膈上見到胃黏膜的疝囊腔;
⑥食管炎 :由於病程和胃食管反流程度不同,其食管黏膜可有水腫、充血、糜爛、潰瘍、出血、狹窄等病理改變。
(2)鏡下食管炎分級:
1級,黏膜潮紅無潰瘍;2級,伴有增生組織的環形潰瘍,觸之易出血;3級,潰瘍形成遺留的黏膜島;4級,食管狹窄。此外,尚可直接測定食管黏膜與胃黏膜的交界線上移至食管裂孔的距離、黏膜受損的範圍等。
(3)鏡下食管裂孔滑動疝形成過程:
另據孫亦芳(2000)報道,當發現賁門管增寬、賁門移動度增加、His角形態表現鈍角或鬆弛、胃底腔大小有動態變化時,應加做快速提插鏡杆方法的誘發惡心嘔吐,患者嘔吐時可在鏡下顯現食管裂孔滑動疝形成的整個過程。據認為,通過該方法能提高滑動性食管裂孔疝的檢出率。鏡下食管裂孔滑動疝形成的整個過程大致為:
①在病人嘔吐動作起初,由於屏氣胸壓升高,齒狀線先下移1~1.5cm;
②位於齒狀線近側3cm以內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呈葫蘆狀,隨之賁門環被拉開呈環狀;
③His角貼著小彎側向上滑動直至兩側壁完全打開,接著向食管內突入;
④隨之出現賁門管和齒狀線上移,由於齒狀線隨著疝的增大而被埋在疝下麵,故不能看到其移動;
⑤最後隨著以大彎側為主的翻入,帶動了四壁,疝再繼續增大上移,即可拍在鏡麵上,形成疝入過程;
⑥隨嘔吐動作停止,吸氣動作的出現,疝又沿食管滑下回到胃腔中。
5.核素99mTc掃描
核素99mTc掃描能清晰的顯示胃的影像,依據胃的影像形狀改變特點可明確食管裂孔疝的類型:
①食管旁疝:胃的形狀呈啞鈴形改變;
②食管裂孔滑動疝:胃角消失呈圓錐形,可清晰的顯示反流情況。
另據李心元等報道,食管裂孔滑動疝胃形狀改變不明顯,但對其胃食管反流的診斷率達100%,食管旁疝胃的形狀則呈啞鈴形改變。核素99mTc掃描不僅對診斷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具有重要意義 ,而且還能通過連續動態觀察反流程度,為食管裂孔疝手術療效的評價提供依據。
6.食管壓力測定
應用生理測壓儀對測定食管下端高壓區長度和壓力、胃內壓力、以及二者壓力差的變化。本病胃內壓高於食管下端壓,食管下端高壓區變短或消失,其壓力及食管與胃的壓力差都低於正常對照者。
7.食管pH值測定
(1)標準酸反流試驗:
病人取平臥位,pH電極置於食管下高壓區上界上方5cm處,把測壓導管的一個側孔置於胃內後通過該側孔注入0.1 mol/L濃度稀鹽酸300ml後拔出導管。通過pH電極測出食管腔內pH值大於5後,使病人處於平臥位、左側臥位、右側臥位和頭低腳高15 度位,在每個不同體位作深吸氣、咳嗽、捏住鼻子後吸氣和摒氣增癰鼓諮苟韉?個易引致食管胃反流的動作(增加腹內壓,降低胸內負壓),使食管腔內pH值降至4.0以下,以誘發出食管胃反流。根據反流的次數判斷反流的程度。在16次易引發反流的機會中正常人不大於4次。該試驗屬半定量試驗,可協助診斷。
(2)食管pH值24h動態監測:
是Johnson與DeMeester(1974)設計並應用於臨床,被喻為診斷胃食管反流的“金標準”,是最好的定量檢查方法。監測應用pH微電極便攜記錄儀。檢查前3~5天停用改變食管壓力的藥物(肌肉鬆弛劑、抗膽堿能藥物、硝酸鹽類藥物、鈣通道阻斷劑),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製酸劑、H2受體阻斷劑)等。方法是根據食管動力學測定的下食管高壓區的位置,把pH電極定位於其上界上方5 cm食管腔內,連續監測該處pH值的變化情況。在監測過程中,受檢者生活活動力求接近平時生活狀態,可站立,行走或臥倒,按日常習慣進餐,但不得進pH小於5的飲食。監測中對進食、睡眠、體位、嘔吐、胸痛的起止時間,均按記錄儀上的記事鍵,做出標記,然後應用計算機及軟件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以了解症狀和酸反流的關係。監測結束後把pH監測儀與計算機相連,同時把記錄的各種情況正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輸入電 腦,通過軟件進行分析和數據處理,最後打印出pH的監測圖形和分析報告,從中可以知道反流的次數,每次反流大於5min的次數,最長反流的時間,食管腔內pH小於4的總時間,pH值小於4的總的時間占整個監測時間的百分比,體位與反流間的關係,症狀與反流間的關係,進食與反流間的關係等,並根據DeMeester評分法給監測結果打分,正常值為<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