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檢查
1.細胞學檢查
子宮頸刮片、陰道後穹隆塗片及子宮頸管吸片取材做細胞學檢查輔助診斷子宮內膜癌的陽性率不高,分別為50%,65%及75%。老年婦女宮頸管狹窄致使內膜脫落細胞較難排除宮頸,且易溶解變性。近年來在細胞學取材方法上有新的進展,如內膜衝洗,尼龍網內膜刮取及宮腔吸引塗片法等,後者準確率可達90%,但操作較複雜,陽性也僅有篩選檢查的作用,不能作確診依據,故臨床檢查應用價值有限。
2.病理組織學檢查
子宮內膜病理組織學檢查是確診內膜癌的依據,也是了解病理類型、細胞分化程度惟一方法。組織標本采取是影響病理組織學檢查準確性的重要問題。常用的子宮內膜標本采取方法:
①子宮內膜活檢;
②宮頸管搔刮;
③分段診刮。以分段診刮為最常用和有價值的方法。消毒鋪蓋後,首先用宮頸小刮匙搔刮頸管 取宮頸管組織;再用探條,探測宮腔深度,最後進行宮腔全麵搔刮。應將宮頸管及宮腔刮出之全部組織固定後分送病理組織學檢查。分段診刮的優點是可鑒別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管腺癌,也可明確宮內膜癌是否累及子宮頸管,協助臨床分期(Ⅰ,Ⅱ期),為治療方案的製定提供依據。臨床醫師應注意嚴格遵守手術操作步驟,避免宮頸管內和宮腔刮出物流漏及混雜。在協助分期方麵,子宮內膜癌診刮標本診斷宮頸癌有無受累有一定困難。婦產科病理醫師的臨檢水平及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影響分段診斷的準確性。國內有學者報道69例內膜癌分段診斷病理標本與術後子宮切除標本病理比較,在診斷宮頸有無受累假陽性率34.5%,假陰性率12.68%(總誤差率為47.2%)。對宮腔內有明顯病灶者則以宮腔活檢(吸刮)及宮頸管搔刮為最簡便,門診可行之。
1.)宮腔鏡檢查
目前宮腔鏡檢查已較廣泛地用於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國內以纖維宮腔鏡應用最廣泛。經絕後陰道流血患者中約20%為子宮內膜癌,應用宮腔鏡可直接觀察宮頸管及宮腔情況,發現病灶並準確取活檢,可提高活檢確診率,避免常規診刮漏診,並可提供病變範圍、宮頸管有無受累等信息,協助術前正確進行臨床分期。但因宮腔鏡檢查時多要注入膨宮液,有可能經輸卵管流入盆腔內,導致癌細胞擴散,影響預後,此點應引起注意。
2.)膀胱鏡、直腸鏡檢查
對有否腫瘤侵犯有重要意義,但應有活檢證實,才能確診為膀胱或直腸受累。
3.)淋巴造影、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及磁共振檢查(MRI)
淋巴轉移為子宮內膜癌主要播散途徑。文獻報道Ⅰ期子宮內膜癌淋巴轉移率為10.6%,Ⅱ期為36.5%。淋巴造影可用在術前檢查預測淋巴結有無轉移,但操作較複雜,穿刺困難,臨床上較難以推廣應用。自1989年FIG0新手術-病理分期應用後,由手術病理檢查確定淋巴結有無轉移,能準確判斷預後,淋巴造影選用範圍已比以前更小。CT、MRI等主要用於了解宮腔、宮頸病變,肌層浸潤深度、淋巴結有無長大(2cm以上)等,由於其費用昂貴,尚未作為常規檢查使用。目前認為MRI從影像學上提供子宮肌層浸潤、腹膜後淋巴結有無轉移等價值較大,可用以指導治療(FIGO,2003)。
4.)B型超聲檢查
近年來B型超聲檢查發展較快,特別是經陰道B型超聲檢查的廣泛應用於婦科臨床(transvaginal ultransound examination,TVB),在輔助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方麵有一定的進展。經陰道B超檢查可了解子宮大小、宮腔形狀、宮腔內有無贅生物、子宮內膜厚度、肌層有無浸潤及深度(Sahakian,1991),為臨床診斷及病理取材(宮腔活檢,或診刮)提供參考。經絕後婦女子宮出血,可根據經陰道B超檢查結果選擇進一步確診方法。
據國內外學者報道,絕經後婦女經陰道測定萎縮性子宮內膜平均厚度為3.4mm±1.2mm,內膜癌為18.2mm±6.2mm,並認為絕經後出血患者若經陰道B超檢查內膜厚度<5mm者,可不作診斷性刮宮。若B超檢查確定局部小贅生物可選用宮腔鏡下活檢,若顯示宮腔內有大量贅生物,內膜邊界不清,不完整,或肌層明顯變薄或變形,則以簡單宮腔內膜活檢為宜。
近10年大量的臨床研究已表明,以往認為子宮內膜癌是簡單、易治的看法是錯誤的。若按分期比較,同期別內膜癌與卵巢癌同樣難治,同樣需要婦科腫瘤專業醫師嚴謹統一的規範治療。對高危人群如LynchⅡ綜合征患者行宮腔鏡檢查或活檢有助於早期診斷外,目前尚無有效的篩查方法。Karlsson等(1995)報道對1168例婦女行經陰道B型超聲檢查與診刮及宮內膜活檢結果比較,子宮內膜厚度以5mm厚度為閾值,其陰道預測為96%,陽性預測值87%,敏感性100%,且有無創、簡便之優點,已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