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浸潤性鱗癌檢查
1.分泌物檢查
腫瘤標誌物檢查。
2.細胞學檢查
對可疑病灶行塗片細胞學檢查,常可見到癌細胞,由於外陰病灶常合並有感染,其陽性率僅50%左右。
3.影像學檢查
為了在治療前準確定出臨床分期,以利於客觀地製訂治療方案,可行髂動脈旁、腹主動脈旁淋巴的B超、CT、磁共振和淋巴造影等檢查。
4.膀胱、直腸鏡檢查
對一些較晚期的外陰癌,行膀胱鏡和直腸鏡檢查,以了解膀胱、直腸的情況是必要的。
5.病理活檢
對一切外陰贅生物,包括菜花灶、潰瘍灶、結節灶、白色病灶等均需作活體組織學檢查。活檢時,無明顯病灶的廣泛糜爛灶,為避免取材不準而發生誤診,可采用陰道放大鏡和(或)用1%甲苯胺藍(toluidine blue,核染色劑)進行外陰染色,再用1%醋酸衝洗,定出可疑灶後,再行活檢。因炎症和癌症都可表現陽性結果,所以甲苯胺藍染色隻能用於選擇活檢部位。對有合並壞死的病灶取材應有足夠的深度,並應在壞死組織的邊緣取材,避免僅取壞死組織,影響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