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海綿竇瘺檢查
一、檢查:
1.病理學檢查:
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常有管壁薄弱病變,如粥樣動脈硬化、動脈瘤、動脈炎等,一旦動脈破裂,瘺孔鄰近的竇腔高度擴張,竇內充滿動脈血,管壁纖維增生而變厚。眼靜脈承受動脈血及動脈壓,在靜脈擴張的同時周圍纖維組織增生,管壁也增厚。這種血管改變波及全眶內。眶內動脈壓低而靜脈壓高,靜脈內充滿動脈和靜脈血流,顏色較純靜脈血鮮紅。眶內肌肉循環不暢,纖維增生,慢性炎細胞浸潤,眼外肌增厚。房水靜脈壓力增高,波及鞏膜靜脈竇,引起擴張,眼球內處於高靜脈壓和靜脈淤血狀態。眼壓增高造成視網膜視盤損害,可出現病理性凹陷,視網膜水腫等青光眼改變。靜脈滲液,積存於脈絡膜上腔,引起睫狀體-脈絡膜脫離。頸動脈海綿竇瘺將造成末梢動脈缺血和末梢靜脈淤血,由此引起一係列病理改變。影像學檢查在輔助CCF的診斷中至關重要,典型的臨床體征結合1項或多項影像學發現往往即可作出正確的臨床診斷。超聲在輔助CCF的診斷中不可或缺。標準化A/B超不但可發現SOV、IOV擴張,眼外肌增粗,而且可精確測量血管直徑,最重要的是可動態觀測SOV(眼上靜脈)、IOV(眼下靜脈)與脈搏同周期的搏動,這是動脈血灌注至靜脈的直接證據。
2.超聲波檢查
A超在視神經與上直肌間呈現典型的低反射波峰和明顯的血流波峰,即擴張的眼上靜脈內有低微的血流搏動。如果波峰搏動可致波峰上方圖像顯示不清。其他可顯示眼外肌增厚、視神經增粗等表現。
目前臨床普遍使用的是眼科專用(10MHz)的B型超聲,一般很難發現正常眼上靜脈。眼上靜脈擴張是本病的特征表現。眼上靜脈位於上直肌與視神經之間,呈圓形或管狀低回聲。擴張的眼上靜脈自鼻上方向眶上裂方向延伸。超聲發現眼上靜脈擴張的同時,用探頭壓迫可見擴張的血管明顯搏動,壓迫同側頸動脈可使搏動消失(圖2C~E)。眼上靜脈瘺內的血液速度和瘺口的大小呈輕度或中高度擴張,嚴重時可擴張至10mm以上。部分病例可同時顯示眼下靜脈擴張。其他的超聲所見有眼外肌、視神經增粗及少見的脈絡膜脫離。
3.CDI
彩色多普勒則顯示此眼上靜脈擴張並呈動脈頻譜,顯示出低阻力動脈化頻譜,根據血流動力學測定可鑒別高流瘺和低流瘺(圖2F)。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測出SOV、IOV中的血流參數即收縮期流速、舒張期流速和阻力指數,隨訪這些參數的變化對於了解供血狀況以及判斷預後有重要價值,是其他任何影像學檢查不可替代的。
4.CT掃描
CT檢查可顯示增粗的SOV和眼外肌,少數病例還可發現海綿竇擴大,密度增高,強化後顯示更加清晰。橫軸位CT的優勢在於顯示增粗的SOV在眶內的走行和全程形態改變;IOV管徑較細,橫軸位不易顯示,而冠狀CT則可發現IOV的增粗。CT檢查還能夠發現是否伴隨顱底、眶壁骨折,從而為外傷性CCF診斷提供支持。但CCF的CT征象與痛性眼肌麻痹有很多相似之處,重要的鑒別點是前者擴張靜脈有搏動,而CT無法動態顯示。因此,經驗豐富的醫生將超聲與CT相結合大多可做出正確的臨床診斷。CT顯示眼球突出、眼外肌肥厚、眼上靜脈增粗(圖2A、圖2A~C),增強後可同時顯示患側海綿竇擴大。如有頭部外傷可顯示患側眼眶骨折或顱骨骨折(圖3)。
5.MRI
但可顯示CCF的形態學改變,而且血流速度也是成像的因素:MRI成像具有流空現象,血流速度越快,信號越低。擴張的SOV在T1、T2加權像上均呈低信號,病程較長者,靜脈內血栓形成,流速減慢,呈中低信號。海綿竇內因有動脈血瘺入,T1、T2加權像均表現為擴大的海綿竇區雜亂的低信號影,MRI可作為與其他類似疾病鑒別的檢查手段。MRI是檢查血管病變的重要手段,CCF患者可查見擴張的海綿竇和迂曲的SOV呈高信號,單此一項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圖2G)。總之,多種影像學檢查聯合應用在發現SOV、海綿竇區的形態學改變,排除眶內腫瘤、甲狀腺相關眼病等方麵價值頗大。MRI可顯示擴張的眼上靜脈直接與海綿竇溝通。
6.DSA
血管造影是診斷CCF最可靠的方法,也稱“金標準”。選擇性動脈造影可顯示動脈期海綿竇及眼上靜脈顯影,確定瘺口位置和大小(圖2,3,4),並為治療提供依據。如果懷疑為CCF且經濟條件允許,無明顯禁忌證,都應做DSA檢查。在CCF的DSA檢查中,陽性發現率100%。瘺的供血來源和大小直接決定手術方案的確定和手術時機的選擇。頸內動脈直接供血者,臨床症狀嚴重,眼部靜脈回流受阻,最終繼發青光眼,視力喪失。顱內動脈“盜血”日益嚴重,異常的引流會誘發癲癇等神經係統症狀,故應及早治療。頸內動脈直接供血者均在明確診斷後及時介入栓塞治療,預後較好。硬腦膜海綿竇瘺的臨床表現與供血動脈的數量、血流量及引流是否通暢密切相關。頸內和頸外動脈都參與海綿竇及硬腦膜的供血,因此這類患者DSA檢查常表現為多支細小動脈供血,同側、對側甚至雙側同時供血。瘺血的引流方向也是DSA檢查的重要目的。一般患者均有眼靜脈的引流,因此出現眼部症狀。岩下竇、海綿間竇也是重要的引流通路。皮層和深靜脈的引流雖占少數,但易誘發神經係統症狀,應高度重視。
7.應該指出
少數病例因供血動脈構成複雜,先天血管變異多,病史長,完全認識其病理生理過程還相當困難。圖4患者左側頭部車禍傷後,左眼視力喪失,左眼球突出,上瞼下垂,眼球固定,結膜充血水腫,伴左側耳鳴,後眼球突出、耳鳴、結膜充血水腫逐漸消退,3個月後右眼出現相似症狀。DSA檢查顯示:左側頸內動脈血直接瘺入海綿竇,經海綿間竇向右側海綿竇引流,並引流至右眼靜脈,左眼靜脈未顯影。分析病史,考慮其發病過程可能為:發病初期左側頸內動脈血瘺入海綿竇,引流入左眼靜脈,引發左眼上述症狀,後左眼靜脈血栓形成,瘺血在向前阻力增大後,經海綿間竇向右側引流,致右側海綿竇壓力升高,瘺血引流入右眼靜脈,出現右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