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內靜脈曲張檢查
一、檢查:
1.病理學檢查:
眼眶靜脈曲張的病理改變與下肢、陰道和食管內的靜脈擴張有所不同,這些血管不經常受到壓力,靜脈壁薄而帶有較大的彈性,而且有眶內脂肪的阻力,很少延長到眼眶以外。就其形態而言可有:
①囊狀血管擴張,位於眶脂肪內,一端連於導血管,另一側是盲端,狀如紫葡萄樣,隨著腔內壓力加大而囊腫擴大。管壁很薄,利用血管鉗分離周圍脂肪即可破裂,破裂的管壁即收縮變小,如同膀胱一樣有很大的彈性;
②1條或數條血管擴張纏繞成塊狀,內有大的血竇,血管壁也易破裂;
③畸形靜脈血管高度擴張,致使肌錐內脂肪全部或大部吸收,血管壁很薄,貼附在眶壁、視神經、眼外肌和神經血管等功能結構表麵,肌肉圓錐成一個潛在的腔隙,充血時腔內充滿血液,使功能結構伸直。在手術時腔內屬於貧血狀態,向前牽拉眼球,可見肌錐內缺乏脂肪,視神經、運動和感覺神經、眼動脈和靜脈均呈孤立的懸掛狀態,類似眼眶後部脫脂肪的眼眶標本。還有一類位於肌錐之外,貧血時是一大範圍潛在間隙,可自眶上部經外側至下部,或占據眶內側,向前至結膜下,人體直立時僅表現眼球內陷,壓迫頸內靜脈(相當於低頭體位),則潛在間隙充血擴張。如管腔內壓力加大,甚至 可見結膜下有成片的血管湖;
④另有一種形式的靜脈曲張主要表現為許多大蜂窩狀管腔,腔壁有內皮細胞及纖維束支持,充血時腔隙擴張。雖然不是一或數條血管擴張,在臨床上也表現為體位性眼球突出,病理醫師有時將此類診斷為靜脈性或海綿狀血管瘤。總之,眶內有囊狀、條狀、塊狀、蜂窩狀靜脈腔,並具有體位性眼球突出者,臨床均視為原發性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組織學改變是血管腔大而壁甚薄,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纖維疏鬆,較大血管有彈力纖維存在,呈間斷性,以適應血管擴張。老化的畸形血管壁可增厚,玻璃樣變。管腔內多有血栓形成,這種血流緩慢的畸形血管容易形成血栓。血栓機化沉著鈣質,最終形成靜脈石(phleboliths)。血管之間存在不等量的纖維組織,內有慢性炎性細胞浸潤。
2.X線檢查
多數正常,約1/4發現靜脈石,幼年開始患病者眶腔擴大及眶上裂擴大。
3.超聲波檢查
靜脈曲張在超聲上有典型的表現,首先當頸部未加壓或患者直立時眼球往往不突出甚至內陷,畸形靜脈不充血,超聲表現為正常眼眶圖像,或顯示球後脂肪較少,也可顯示較小範圍的病變。當頸部加壓後,A超顯示多個或單個低反射占位病變。隨著頸部壓力(壓迫頸靜脈)放鬆或患者直立,靜脈血回流,眶內畸形血管逐漸排空,A超又恢複正常眼眶圖像。這種動態改變對診斷靜脈曲張非常有價值。B超可見球後脂肪隨之變大,正常球後脂肪內出現一個或多個低回聲占位,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圖4)。眼眶靜脈曲張的病變內常有靜脈石出現,B超顯示為強回聲光斑,這對診斷非常有幫助。B超不僅發現病變的範圍、形狀,還要注意病變與眶內正常結構的關係。偶爾靜脈性血管瘤,尤其是兒童時期發病,病變本身也有一定的體位性,即頸部加壓後病變稍有擴大。由於頸部加壓後,患者出現眼球突出,眶壓增高等症狀且較痛苦,所以檢查時間宜短。
4.CDI
CDI可提供血液動態圖像對發現和定位畸形病變的導血管有參考意義。
由於頸部加壓後,血液向眶內充盈,可顯示眶尖或眶上裂部位出現紅色血流信號,即朝向探頭流動;當壓力消失時,血液向顱內回流,血流信號由紅色變為藍色。檢查時需要耐心操作,以發現病變的導血管。
5.CT掃描
CT平掃一般僅顯示很小體積的眶內高密度占位病變,或無明顯占位病變。頸部加壓後或增強掃描後,病變體積明顯擴大,可充滿眼眶,形狀與眼眶一致,多數病變內有靜脈石。
如病變血管與顱內溝通或自幼長期病變,CT可顯示眶上裂擴大,眶頂骨缺失,部分可能合並顱內血管畸形。
6.MRI 靜脈曲張和一般眼眶腫瘤有類似的MRI信號
但靜脈曲張的血栓形成在MRI信號上根據血栓的時間和血紅蛋白中鐵的性質而不同。擴張的眼眶靜脈內缺乏血流引起的無信號區提示血栓形成,並出現異質信號強度。T1WI中低信號和T2WI明顯低信號與存在脫氧血紅蛋白有關,信號增強是因正鐵血紅蛋白所致。眼眶靜脈曲張可因某種原因導致血栓形成,出現血腫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