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植物狀態症狀診斷
一、症狀
1、持久性植物狀態病人喪失認知神經功能,但保留自主功能。
此狀態在昏迷之後出現,特點為對周圍事物無意識或認知功能缺如,但保持睡眠-覺醒周期。自發動作可出現,對外界刺激會睜眼,但不會說話、不會服從命令。
2、患者貌似清醒,眨眼自如,瞪目凝視或無目的的轉動眼球,但無任何意識活動,缺乏知覺、思維、情感、意誌等活動,無任何自發語言及有目的的四肢活動,對言語、周圍環境及事物缺乏有意識性的反應,不言不語。皮質下無意識活動,如咀嚼、吞咽反射、瞳孔對光反射、角膜反射、睫毛反射、咳嗽反射均存在,對於疼痛或有害刺激可出現痛苦表情或逃避反應,但通常無定位反應。可有無意識的哭叫。
有不規則的睡眠-醒覺周期。視覺反射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可出現吸吮和強握等原始反射,雙側病理反射陽性,患者的心跳、呼吸、血壓和體溫都正常,但大小便失禁。
3、腹腔動脈、腸係膜上動脈和腸係膜下動脈是胃腸道的營養血管。它們之間的側支循環可提供足以維持受累腸管活力和功能的血供。
因此,大多數單獨的腸係膜上動脈慢性閉塞是無症狀的。然而,當有第2支血管也有供血不足時,則相對缺血的腸管不能滿足攝食所需的血供增加要求。這是腸絞痛典型的“進食痛”的原因。
二、診斷標準
1、關於PVS的診斷標準,眾說紛紜,國際上見諸報道的已不下10種之多。
(1)美國倫理和神經病學協會(1993)的診斷標準為:
①喪失對自身或環境的感知,可有反射性或自發睜眼。
②患者不能與醫生對話或書寫交流,患者對言語沒有情緒反應。可能偶然發生視線追蹤,通常不隨刺激目標轉移。
③不能說單詞或說話。
④可發生微笑、皺眉或叫喊,但與外界刺激無關。
⑤存在睡眠-覺醒周期。
⑥存在吮吸、咀嚼、吞咽等原始反射,瞳孔對光反射、心眼反射、握持和腱反射可能存在。
⑦不能學會或模仿任何動作,但對有害刺激可有屈曲活動。
⑧血壓調節、心跳和呼吸功能仍然存在,但有大小便失禁。
(2)我國於1996年在南京製定了PVS的臨床診斷標準(暫定)。這些標準是:
①認知功能喪失,無意識活動,不能執行指令。
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壓。
③有睡眠-覺醒周期。
④不能理解或表達語言。
⑤自動睜眼或刺激下睜眼。
⑥可有無目的性眼球跟蹤運動。
⑦丘腦下部及腦幹功能基本保存。
如果以上症狀在腦損傷後持續1個月以上,即可定為PVS。
盡管有這些標準,對PVS患者進行準確的診斷仍很困難,因為昏迷與植物狀態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發生相互轉換。臨床常有病例在昏迷好轉之際表現出植物狀態,而具有短期植物狀態的患者,在病情發展轉向惡化時,又發生深度昏迷。
因此,一些臨床學者建議將永久性植物狀態(permanent vegetative state)和PVS區別開來。此外,太田富雄等人又提出過渡性植物綜合征(transient vegetative syndrome)及不完全植物綜合征(incomplete vegetative syndrome)等概念,用以和PVS相區別。前者是指那些對外界語言刺激已經具有某些反應(如點頭)或是對語言指令具有某種執行能力以及能夠發出單音節的患者;而後者則包括那些能夠表現出某些情感反應以及具有眼跟蹤意向的患者。很明顯,這兩類患者雖然也具有PVS的某些症狀,但嚴格地說他們不屬於典型的PVS,他們的一些症狀可能是病情轉化過程中出現的暫時表現。
因而,在我國診斷PVS暫定標準中提出:植物狀態必須持續1個月以上方能診斷為PVS 。這種考慮是周全的和必要的,它有利於澄清目前國內臨床診斷中常見的混亂。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有意識但視覺和聽覺受到嚴重損傷的患者也容易被誤診為PVS患者。據Andrew等(1996)的報道,誤診率竟高達37%~40%之多。
2.持續植物狀態的概念和臨床表現明確,
但目前普遍存在誤診的情況,甚至有經驗的神經科專家也會發生。Tresch等檢查62例被其他醫療機構診斷為PVS的患者,有11例存在對環境和自身的感知能力。Childs等報道49例外院診斷為PVS的病例,入院後37%的患者被發現存在感知能力,不符合持續植物狀態。Andrews等報道40例其他醫院診斷為PVS的患者中有16例(40%)存在感知能力,經治療後11例能恢複定位、定向和認知功能。
植物狀態的診斷可影響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給社會、家庭帶來巨大的影響,在法律、道德上有重要的意義。它直接關係到臨床治療效果的評價,並對研究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有關鍵的作用,所以醫生必須高度認識誤診的嚴重性,及產生誤診的因素。
分析誤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麵:
(1)對植物狀態的定義概念不清,其中主要是與昏迷相混淆。
(2)觀察條件不理想,對病情觀察不細致,特別是沒有參考密切接觸患者的人的意見,如家庭成員等。
(3)觀察運動和感覺障礙患者存在困難等。
許多作者提出了診斷植物狀態時的重要建議:在評價有肢體嚴重殘疾的腦損傷患者時,需要檢查技巧、時間和反複觀察;在誤診患者中許多是失明或視力嚴重受損,所以缺乏眨眼和視線追蹤是不可靠的表現;早期觀察可被患者用於交流的任何活動,並定期隨訪;確定嚴重和複雜神經功能障礙患者的感知能力,需要有經驗的治療小組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