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蛛網膜炎症狀診斷
一、症狀
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病程。病人出現程度不同的發熱和全身症狀。由於腦蛛網膜炎主要侵犯的部位是後顱凹、視交叉和大腦半球凸麵等處,有如下臨床特點:
1.視交叉部蛛網膜炎
是腦底部蛛網膜炎最常見的類型。炎症主要侵犯視神經顱內段及視交叉周圍,形成致密或微細的結締組織網將其包圍,視神經常顯蒼白、缺血、萎縮狀態,與周圍結構難以分離。在視交叉部形成壓迫神經的蛛網膜囊腫者也不少見。病人常有鼻旁竇炎病史,少數有前顱凹骨折病史。一般顱內壓增高征不明顯。最早期和主要的症狀是慢性頭痛和視力障礙。頭痛多在額、顳部或眼眶部。常伴有一側緩慢進行性視力減退,數月後波及對側,少數兩側同時減退,僅累及一側視神經者較少。視力減退大多早期出現並發展較快,往往有反複,經抗炎等藥物治療後可好轉,而在勞累、感冒、鼻旁竇炎發作、過量飲酒後又再發而逐漸加重,嚴重者1~2周內失明。視缺損方麵,由於粘連損害視神經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視野可出現多樣化和不典型改變,其特點是早期出現中心暗點或旁中心暗點,周邊視野不規則,如向心性視野縮小,兩顳側偏盲和鼻側視野縮小等不典型改變。眼底檢查早期可無改變,逐漸出現原發性或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視盤炎和一側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與另一側視盤水腫等改變。較廣泛的腦底部蛛網膜炎,還可出現Ⅰ~Ⅵ腦神經損害的征象,少數下丘腦受累者可有尿崩症、嗜睡症、肥胖、性功能減退等症狀。
2.顱後凹蛛網膜炎
此區蛛網膜粘連很常見。大約占所有蛛網膜炎的三分之一,與顱後凹腫瘤的比例大約為7∶1。顱後凹蛛網膜炎容易使腦脊液循環障礙,引起顱內壓增高症狀。按病變的不同部位,又可分為三種類型:
(1)中線型:在顱後凹中最常見。主要粘連病變在正中孔、側孔、枕大池和枕骨大孔區。最易引起梗阻性腦積水和早期顱內壓增高症狀。病人早期頭痛顯著,繼而出現嘔吐和視力減退等症狀。神經係統檢查除視盤水腫或繼發性萎縮、展神經麻痹、頸項強直等顱內壓增高的症狀和體征外,局限病征多不明顯。但發病較快、病情較重,少有緩解。
(2)小腦凸麵型:病程較緩慢,一般大約1~3年。蛛網膜炎所形成的囊腫可壓迫小腦半球出現一側小腦共濟失調和眼球震顫,但不如小腦腫瘤那樣顯著。
(3)小腦腦橋型:主要病變在腦幹腹側區。常有一側不同程度的腦神經損害,包括三叉神經、麵神經、聽神經的不全麻痹和麵肌痙攣。同側小腦性共濟失調和眼球震顫較輕或缺如,顱內壓增高症狀出現較晚。當炎症粘連波及頸靜脈孔區時,則可有同側舌咽、迷走和副神經損害的征象。此型病情發展較慢,症狀可有較長期緩解,病程可長達數年。
3.大腦半球凸麵蛛網膜炎 炎症病變常在大腦外側裂周圍,少數在大腦半球之間、胼胝體前上方或大腦表麵其他部位。最早期的主要症狀是頭痛、癲癇發作或精神症狀。頭痛屬持續彌漫性鈍痛,程度較輕。癲癇多為局限性發作。很少出現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等病征,即使存在也較輕。視盤水腫較少見。一般病程較長,發展緩慢,時好時壞,長達數月至數年。顱內壓增高出現較慢,且遠比顱後凹型為輕。
二、診斷
腦蛛網腦炎常因累及部位不同,病因多樣,臨床表現也各異,且不典型,單純根據臨床表現診斷不易,須依靠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診斷,但也有其特點,有助於診斷。
1.病人往往有引起蛛網膜炎的原發病因如顱內、顱外感染、顱腦損傷及手術、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2.發病可呈急性、亞急性,逐漸轉為慢性,或開始即為慢性,病程長,多有反複、緩解,可因感冒、感染、勞累等誘發。
3.局灶症狀輕微或呈多灶性,也可呈彌漫性,故症狀多變。